.《巴黎換換愛》La Doublure

《巴黎換換愛》其實很適合與《巴黎拜金女》對照觀賞,因為兩部片的男主角都是「法國男阿信」蓋德艾勒瑪(Gad Elmaleh)。他不帥,但眼神非常敦厚溫柔,甚至可說是無比迷人。發給他好人卡,他依舊無怨無悔地當妳的召喚獸,感覺就是這麼理所當然。他那窮酸俗氣的穿著,笨拙的應對談吐,看起來竟是如此可愛,或許該說,真是「台」得可愛,超有「台灣阿榮」的fu(如果你看到這裡,還不知道台灣阿榮是誰,請點選一下本台「台劇五四三」欄目的《親親小爸》的相關文字,自行瞭解一下)。



言情喜劇之所以能讓觀眾看得high,決勝點永遠是男女主角之間的化學作用。而作為一部愛情喜劇,戀愛該怎麼談出來?當然是要「吵」出來的。要不然不甚了了的《絕配冤家》跟《愛情趴趴走》也不會讓我看得那麼high了。較之《巴黎拜金女》的「言情」、「時尚」、「趨勢」不遑多讓,《巴黎換換愛》力有未逮的最大關鍵,在於它並非定位成一部冤家喜劇。或許泊車小弟方斯華皮穠意外與超級名模「同居」的Pitch,太容易讓人誤會這是法國版「愛上大明星」或者另一版「諾丁山」之類的浪漫喜劇。問題是本片男女主角「換換愛」過程中各自的另一半,亦即泊車小弟現實生活中的青梅竹馬(因為開店而負債的女友)及百萬名模的秘密情人(已婚億萬富翁)在這場鬧劇中所佔有的份量與他們各自對愛情的處理態度,實在嚴重破壞了《巴黎換換愛》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所應具備的浪漫指數與討喜程度。



在戲中真正與蓋德艾勒瑪配對的是開店欠債的維吉妮利朵焉,偏偏《巴黎換換愛》的從宣傳到故事的實質重心都放在飾演超級名模的愛麗絲泰里昂妮身上,只不過兩名女星無論在劇本對角色性格的描寫上還是她們的演出方式,都與男主角缺乏化學作用,結果表現反倒沒有飾演富商老婆的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來得深刻!



曾經拍出《客人變成豬》如此神奇經典的法蘭西斯韋伯(他過去好幾部作品中的男主角都被命名為「方斯華皮穠」,而且都笨得很可愛),這回交出《巴黎換換愛》這麼一張凌亂草率的成績單(本片有些小細節還刻意與《客人變成豬》做出連結),實在讓身為死忠影迷的我失望不已。事實上他近年的作品,除了台灣直接發行DVD的《失業風波》比較銳利具批判性一點之外(但調度仍嫌粗糙了點),有上院線的《豹神》及《終極剋星》雖小有觀點(這兩部算是他最拿手的典型雙人搭檔瘋狂公路喜劇),也真的夠好笑,但整體表現並不算理想。



.《巴黎拜金女》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83953778/20070411080915/



.《失業風波》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39636616/20040706034853/
.《巴黎夜未眠》Ensemble, c’est tout

《巴黎夜未眠》有暢銷小說跟大導演克勞德貝利掛保證,再加上我非常迷戀的奧黛莉塔陶,是台灣過去一年多以來上映過一連串冠以「巴黎XXX」系列片名中,最令我期待的一部。只可惜,這部片要講的東西(例如都市人的冷漠與距離,終於不再那麼ㄍ一ㄥ而願意打開心門等等等),大堆頭拼圖電影《巴黎不打烊》都已經講過了,而且講得比它細緻且優雅。作為曾經導出《瑪儂的復仇》及《芽月》這般偉大作品的偉大導演,我想我對克勞德貝利有權力要求更多一點。



.《巴黎不打烊》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90084374/20070706053538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Anche libero va bene

同樣缺席(且背叛了這個家庭)的母親,同樣暴躁易怒容易失控的父親(本片父親性格上比較像長不大的男孩,比較討喜),同樣處於前青春期的小男孩,三方相互羈絆、無法割捨的本能反應與親情索求…,這部義大利電影原來與港片《父子》分享著類似的主題與前提。當然就故事架構上來看,《屋頂上的童年時光》更巨大、細緻,也更繁複一點。



身兼編導演三職的金羅西史都華,讓缺席的母親在影片的三分之一處現身,陪伴男孩度過一段快樂時光,讓男孩對母親從原先略帶疏離的怨恨到重新接納。然而當母親終究還是決定離去的那個晚上,男孩靈敏地察覺(跟《父子》類似的安排)後的失落,對照他對父親一度叛離卻又無法果決離去,刻畫實在動人。男孩與大他沒幾歲的姊姊,當然是個對照組。姊姊對待父親與母親的態度是絕對的,相較之下,儘管的確曾經存有快樂的瞬間,男孩無論對班上被孤立的大個兒,對心儀的捏陶土女生,對自己父母(當然男孩與父親之間似乎更有著斬不掉的羈絆),或是對唯一朋友安東尼的父母熱情的邀約款待,都顯得不冷不熱。



那樣的不冷不熱,恰似男孩總是在游泳與足球兩項運動之間擺盪。沒有典型運動勵志電影中簡單的二元是非與絕對價值,然而終究必須「選擇」其一,既象徵了他的認同與茫然,也帶出了電影尾聲那句動人的「自由中衛也不錯」,亦即本片的原文片名。種種熟悉尋常的元素,透過金羅西史都華真誠寫實的調度,匯聚出一股強烈、動人、奔放的奇異力量,完全說明了一部電影之所以該以「電影的形式」存在的堅強理由。飾演男孩湯米的亞歷桑德羅莫拉齊(Alessandro Morace),表現絲毫不讓《父子》的吳景濤專美於前,幾場在屋頂上的沈默內心戲表現,以及片尾公車上再也ㄍ一ㄥ不住的哭泣,實在令我難忘。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伊利曼佐繼《嚴密監視的列車》及《失翼靈雀》之後,第六度改編捷克文豪赫拉巴爾作品。令影迷欣慰(甚至感到)欣喜的是,伊利曼佐在創作力上完全未顯老態,儘管《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最後只在2007年的柏林影展拿下會外賽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但事實上這絕對是一部在格局、內涵、藝術成就上皆「遠遠」超越當屆金熊獎得主《圖雅的婚事》的經典作品。從一名卑微的矮小服務生楊迪特目光來看捷克在上個世紀前半葉經濟與政治上的起伏動盪,在斯拉夫民族獨特的嬉笑怒罵中沈澱出猛烈凌厲的批判與控訴。那名在楊迪特的生命中不斷重複出現的肥胖富商,既象徵著楊迪特追求的夢想,也映照著他的良心,而在故事的最後,他如幽靈般再度悄然現身,兩人舉杯對飲,彷彿和解似的一醉泯恩仇,所有曾經在這個國家上演過的貪婪、自私、背叛與陷溺的種種,都如棉絮般隨風吹去。在象徵暗伏的視覺奇觀雕琢之外,伊利曼佐踏著斯拉夫民族最最獨特的輕盈舞步,那樣的信手拈來,那樣的渾然天成,把人生中所有關於失去與享有的,在回憶與現實中尖銳地對比,完美地交融…。大師之名,絕非浪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