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電影欣賞〉季刊,請勿轉載,謝謝!





◎新浪潮的餘波盪漾

如果說台灣電影因八0年代的新浪潮而打響國際知名度,卻也因盛名之類而無法突破,那近十年來英國電影美學形式上的創新,倒也面臨類似的尷尬處境。五0年代末期的「自由電影宣言」(Free Cinema Manifesto),揭開英國新浪潮(British New Wave)風起雲湧的一頁,宣告他們與大衛連式片廠史詩電影、英式豪華時代劇的差別。而Angry Young Man一代的崛起,本著藝術家的社會責任,以殘酷而真誠的社會寫實素描英國中下階層的困境,更成為半世紀以來英國電影風格的原型。如果不是自由電影的基因在體內奔流,《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稍一失手就會淪為宣揚英國夢的俗爛勵志電影;而《豪華洗衣店》(My Beautiful Laundrette)對種族與階級偏見帶著憐憫的真誠批判,也可能消失殆盡,淪為一部平凡無奇的甜膩同志羅曼史電影。



六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演員,應該是《大話王比利》(Billy Liar)及《長跑者的孤寂》(The Loneliness of Long Distance Runner)的男主角湯姆‧寇尼(Tom Courtenay)。在這兩部電影中,他對現狀充滿迷惑與不滿,總是不停地奔跑,似乎藉此宣洩心中的憤怒,甚至是在追逐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理解的目標。1996年《猜火車》(Trainspotting)的出現,不僅讓出資的第四頻道(Channel Four)風光一時,捧紅丹尼‧鮑爾與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帶動日後英國電視頻道投資電影的風潮,更重要的是,這部揉合迷幻世代前衛風格的活力創意之作,更象徵著Angry Young Man自由精神的延續。值得注意的是,《猜火車》首尾呼應的兩段奔跑、吸毒後異想天開的奇景及快節奏的黑色幽默,實在跟《大話王比利》很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英國新浪潮把專注描繪青年男性面臨困境的社會寫實特色,直到今天仍在其他優異的英國電影身上延續下去。例如肯‧洛區從九0年代至今最精彩的三部電影,《雨石》(Raining Stones)、《我的名字是喬》(My Name is Joe)及《甜蜜十六歲》(Sweet Sixteen),恰好就分別以三個世代的男性所面對的逆境為主題。他們為著一個看似簡單的理想而努力著,也為了這個理想而被迫驚險地走在法律鋼索上。開場揮灑著輕盈的恣意,漸漸地,他們被接踵而至的打擊不斷拉扯、緊繃著,然後「蹦」一聲彈回原地。他們還有機會回復原先的狀態嗎?會更好,還是更悲慘?Angry Young Man一代的卡賴‧萊茲(Karel Reisz)、湯尼‧李察森(Tony Richardson)、約翰‧史萊辛傑(John Schlesinger)及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所留下的提問,在肯‧洛區的電影中繼續被深入挖掘,但同樣不試圖解答。就這點來比較,當年以輕喜劇風格呈現藍領階級困境的《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之所以瘋狂賣座,或許正是因為編導勇於掙脫傳統,擁抱Happy Ending的策略奏效吧。



當然,也不應該忽略湯尼‧李察森的傑作《蜜的滋味》(A Taste of Honey)之於英國電影歷史發展的指標性。以兒童、青少年的眼光來看社會變遷並不稀奇,《蜜的滋味》不但未流於濫情的懷舊感傷或肥皂劇式過份誇大其悲劇性;相反地,湯尼‧李察森以一股前所未見的活潑力道,輕盈又不失深刻地描繪下層社會的怪現狀。更難得的是,電影所傳遞的人性情感與普世價值,並沒有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減損幾分。在這類成長電影系譜下,近年來最成功的例子自然是史蒂芬‧道卓(Stephen Daldry)的《舞動人生》(Billy Elliot)。去年由他擔任執行製作的《米奇寶貝蛋》Mickybo and Me在愛丁堡電影節首映,描述七0年代兩個來自清教徒及天主教家庭的少年間的一段友誼,從故事的大時代背景、流行歌的運用、通俗劇取向的編排方式,利用《舞動人生》的優異成績帶動《米奇寶貝蛋》商機的意圖明顯。只可惜,身兼編導的新銳泰瑞‧隆恩(Terry Loane)功力仍嫌不足,某些時刻的過份感傷與大多時候的輕盈喜悅,嵌合得有點勉強,多少也浪費了時代背景的悲劇性,及一群好演員本應極富延展性的角色發展潛力。



另一位導演達米安‧奧朵尼(Damien O’Donnell),則以《東方就是東方》(East is East)為近期英式通俗劇創造出另一個典範。《東方就是東方》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在英國為數眾多的印巴裔移民,在英國生活適應上必須面對的種種文化衝擊。電影雖稱不上多具原創性,卻因達米安‧奧朵尼善用通俗劇元素製造高潮的策略奏效,紮紮實實地攻下觀眾與評論的心。不過,這幾年來,類似的電影除了《我愛貝克漢》(Bend It Like Beckham)達到同樣亮眼的票房評論雙贏外,後繼挑戰者例如《安妮塔與我》(Anita and Me)、《飛揚的童年》(Wondrous Obvilion)等,都只是交出一張還算及格的成績單而已。值得興奮的是,肯‧洛區「格拉斯哥三部曲」的最終樂章《蘇格蘭之吻》(Ae Fond Kiss…)平凡甜美中見偉大,先是利用片頭描述開小雜貨店的老爸如何惡整老在門口便溺的惡犬,沒幾個鏡頭就神采奕奕地刻畫出英裔印巴人在英國的小氣形象,就可看出肯佬跟編劇搭檔保羅拉維提(Paul Laverty)的功力。而巴基斯坦裔男孩與愛爾蘭裔女孩間的愛情波折,原來可以被放大成中東回教世界與歐美基督教國家永無止歇的紛爭。如果說印巴人過份世故,那白人就是過份天真,終至讓這段戀情帶來兩敗俱傷的後果。然而,即使苦澀還要堅持繼續的信心,又為兩個族群的未來釋出一道甜美的曙光,與其說這是肯佬對Happy Ending「難得的妥協」,我倒覺得可以把本片和另一部英國新浪潮時期的佳作《一夜風流恨事多》(A Kind of Loving)放在一起比較,同樣描述一段幾番波折的通俗戀曲,同樣泛著希望之光收場,兩位創作者終究對人性、對這個世界還是樂觀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