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玩家》The Aviator

好萊塢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總有本領把美國夢說得好大聲、說得理直氣壯、說得讓人熱血沸騰。好些美國夢,宛若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明亮廣告;有些美國夢,選擇探觸夢想背後的動力、光環背後的陰影。對我來說,馬蒂最大的本領就是總能把看似很「小」、很「個人」的題材,拍出史詩格局。然而一旦他「真正」努力地想拍一部史詩《紐約黑幫》的時候,格局技術上的壯闊雖無庸置疑,三個主要人物的刻畫卻很可惜模糊了,算是馬蒂創作生涯中難得的失手。這回馬蒂很聰明地選擇最拿手最經典的「蠻牛」路線,以他一向著迷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為背景,藉由暴烈的影像、凌厲的剪接,重現二十世紀前葉的美國夢起夢落,成績出乎意料地驚人,假如奧斯卡再不給他獎,實在說不過去。



撇開電影一開始那場過份刻意的「童年陰影」,及收場時刻意相呼應的精神疾病陰影不談,《神鬼玩家》仍有著馬蒂一貫大師級手筆的驚人開場與收場。兩場飛行畫面的神乎其技,證明馬蒂不只是影像表層魔法師,他真正的高明之處,在於為幻影注入真實的豐富情感。從夜總會、片廠、飛機場再到國會聽審會堂,霍華休斯對女人、機身一視同仁的撫慰,對夢想的躊躇滿志(親自率領一群飛機在雲層中飛翔拍攝電影的畫面,絕對讓人深刻),懾於精神官能的缺憾…華麗而流暢宛如另一版本的《豪情四海》(也讓我想起柯波拉的《塔克奇人奇夢》)。



當然催生本片的李奧納多也帶來小小驚喜,他還蠻適合這類帶著孩子氣任性的夢想家角色。看得出來李奧費了很大功夫去詮釋霍華修斯的精神折磨,不過也許是年齡、功力都還不足,讓我想起當年他在《全蝕狂愛》中扮老(他在《神鬼玩家》的老妝感覺也不太具說服力)裝病,卻又帶點可笑的滑稽模樣。《神鬼玩家》在某些時候讓我覺得宛如《豪情四海》加上《美麗境界》,而電影較明顯的瑕疵,正是在中後段佔了頗大篇幅的自閉高潮戲。編與導的過份匠氣,確實沒比《美麗境界》高明多少。還是有出現鏡子,男主角還是喃喃自語的,但馬蒂真是不復當年(《計程車司機》及《蠻牛》)勇了。



《神鬼玩家》最打動我心的,其實還是由布蘭琪主導的前半段。如果說布蘭琪的精彩更甚《豪情四海》的安妮特貝寧,那貝琴賽就很悲慘地,不但無法承受布藍琪的光亮,也差《美麗境界》裡珍妮佛康納莉溫婉巨大的母性光輝甚遠。布蘭琪不可思議地全盤轉化腔調與神態,更叫我感動的是,她的表演不只是表象上的模仿,還為這段傳奇注入一股充滿人性的滾滾溫暖。如果奧斯卡都能為了補償瑞妮齊薇格,體貼地頒給她一座女配角獎,那絕對沒有理由讓今年的布蘭琪缺席!





˙《尋找新樂園》Finding Neverland

出生於德國的馬克佛斯特在美國接受電影教育,他的處女作《Everything Put Together》在日舞影展、美國獨立精神獎兩大獨立聖地引起不少迴響,接下來第二部電影《擁抱豔陽天》更是入圍柏林影展競賽,風光地讓黑美人荷莉貝瑞連奪柏林、奧斯卡兩頂后冠,更寫下奧斯卡第一位黑人影后的榮耀。在好萊塢成功卡位之後,佛斯特接下來將和伊旺麥逵格、娜歐咪華茲等大牌影星合作,從嚴肅劇情片、喜劇片到驚悚片通通不放過。



《尋找新樂園》除了讓他入圍美國導演協會、英國奧斯卡最佳導演,也成功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這回不再像前兩部電影般低調晦澀,馬克佛斯特以空前的明亮打造百年前的倫敦景致。在這個故事中,有一位寫作陷入瓶頸的藝術家(讓我聯想到《莎翁情史》跟《酣歌暢戲》)、有一位長期遭作家老公冷落的憂傷妻子、有一位充滿自由浪漫啟發精神的寡婦與她的四個孩子,還有一位護女心切的老婦…。這些不算特別的人物,「政治正確」地被鑲嵌在最合適的位置,配合Jan A. P. Kaczmarek溫暖而恰當的音符,在鏡頭裡的海德公園一片美麗綠地點綴下,觀眾真的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了。



《尋找新樂園》就如同當年那部《新小婦人》,是那種拍得中規中矩,帶著一點inspiration,帶著一點感動,Magic Moment總會精準地出現,保證讓觀眾無法招架地飆淚的典型奧斯卡電影。既然米拉麥克斯當年都能把兩部Feel-Good小品《心塵往事》、《濃情巧克力》拱進奧斯卡安全名單,《尋找新樂園》當然也能理直氣壯地在奧斯卡當當壁花過過乾癮。



Peter Pan evolved gradually from the stories that Barrie told to Sylvia Llewelyn Davies’s five young sons. She was the daughter of the novelist George du Maurier, and a motherly figure, with whom Barrie formed a long friendship. Arthur, her husband, was not happy about Barrie’s invasion of the family. In 1909 Mary Barrie began an affair with the writer Gilbert Cannan and Barrie’s marriage ended. When Sylvia Llwelyn Davies and her husband died, Barrie was the unofficial guardian of their sons, but in reality he was perhaps more a sixth child than an adoptive father. George, one of the sons, died in World War I, Michael drowned himself with his boy friend in Oxford. Michael’s death was a deep blow to Barrie. Peter, who become a publisher, committed suicide in 1960.



以上這段文字是從以下連結的網站中轉貼來的~

http://www.kirjasto.sci.fi/jmbarrie.htm



就如同《莎翁情史》的重點在於「創意」地想像莎翁的寫作世界,改編自舞台劇《The Man Who Was Peter Pan》的《尋找新樂園》,也浪漫化了J. M. Barrie的真實情況。馬克佛斯特避重就輕地處理巴瑞的婚姻關係(他老婆的出軌)及他與寡婦一家的曖昧關係(他與希薇亞的神交;他到底有沒有戀童癖)。不過彼得的悲情控訴,及片尾外婆(茱莉克莉絲蒂片)對巴瑞不留情面的質疑(輕刺了他對四個孩子看似善意的承諾所「可能」延伸出的危害),仍有效地帶來額外的哀傷。



巴瑞一直活在自己的Neverland中,而海德公園與寡婦一家的偶遇,讓Neverland第一次進入他的真實生活。早熟得令人心疼的彼得,有著一股過度認知現實而拒絕現實的任性稚氣,成了彼得潘這個角色的原型。不過,當電影片尾的劇中劇《Peter Pan》首映後,看著舞台上「反串」彼得潘的英國女星凱莉麥唐娜(我一直覺得她長相非常神似凱特溫斯蕾)淘氣、聰慧地帶領溫蒂姊弟飛翔,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馬克佛斯特似乎「有意」暗示,儘管四個小孩提供了巴瑞豐沛的創作能量,他們的母親希薇亞,其實更是彼得潘這個角色的原型——自由、不願受拘束,堅定地守護著自己的信仰。



如果去年的《小飛俠彼得潘》成功地探觸了原著中暗示愛與性就是童年的結束,讓彼得潘與他的Neverland在奇異夢幻中泛出一股淡淡的憂傷,那今年的《尋找新樂園》無疑是一部迷人的「註解」。而讓這個「註釋」充滿說服力的,是強尼戴普與蕾哈米楔的內斂、凱特溫斯蕾一貫自由奔放、任性嬌縱兼具的迷人氣息,以及茱莉克莉絲蒂的嚴峻演出。不過,最值得嘉獎的,還是飾演彼得的小童星Freddie Highmore,他和巴瑞收場前的那段對手戲,動人指數不輸《靈異第六感》的海利喬歐斯蒙。



作為馬克佛斯特的第三部作品,《尋找新樂園》從預算到影片格局,無疑充裕許多,也很難再稱它為一部「獨立電影」。不過,相較於蓋瑞溫尼克從陽春寒酸卻神采奕奕的《誘惑我小媽》到甜膩俗氣的《三十姑娘一朵花》的令人失望,馬克佛斯特無疑仍算是一支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