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很多朋友不贊同我老把《愛在黎明破曉時》跟《愛情不用翻譯》放在一起比,但,我就‧是‧喜‧歡‧把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比較。也許是我的偏見吧,我真的感受不到《愛情不用翻譯》的美麗;我真的很不喜歡莫瑞搭配喬漢森製造出的那種做作氛圍;我討厭他在電影裡看著她入睡、摸著她腳踝的樣子;我討厭她在電梯裡靠著他肩的姿勢;我更不喜歡片尾兩人耳語的感覺……。詭異的是,我其實還蠻欣賞比爾莫瑞在其他電影裡(例如超級經典的《今天暫時停止》及《都是愛情惹的禍》)的演出;我也蠻喜歡喬漢森;我也蠻欣賞蘇菲雅柯波拉的《死亡日記》…我不禁開始幻想,假如《愛情不用翻譯》改成找伊森霍克跟茱莉蝶兒主演,我會變得喜歡嗎?



扯了一堆題外話,其實不太知道該如何寫《愛在日落巴黎時》這部續集電影。就跟洗三溫暖一樣吧,我猜。一開始,隨著席琳與傑西的重逢,我先是渾身不自在,彷彿感染了銀幕上兩人帶著生疏的禮貌性歉意與訝異一般。接下來,是一連串沒啥大不了的Talk,相較於上集,這部份理所當然失了些新意。他們走著、坐下、再走著、再坐下…。他們小心謹慎地探測對方的底線,我在座位上努力揣測參與對白編寫的霍克與蝶兒,在對話中「透露」了多少真實的自己?傑西的婚姻不幸福、兩人恨在紐約未相逢…然後,傑西的登機時間一步步地逼近,他們終於浪漫地上了船,漸漸剝開自己。看著這對男女逐漸敞開心懷,在計程車上戲劇性地來上一段瀕臨Confession的「真情」告解,有人說這太做作了,真的嗎?那種九年後與Soul Mate重逢,直到臨別一刻才終於鼓起勇氣,把心底湧起的激動、懊悔一洩而出,還有什麼比這更美麗、也更慘烈的事?注意看兩人的肢體語言(甚至對話),非常侯麥式的男女角力,我甚至覺得這部片可以成為《人約巴黎》系列的延伸了。



從兩人下了計程車,走進蝶兒那迷人的巴黎郊區老式公寓開始,整部電影忽然覆上一層超寫實的浪漫迷霧。迴旋樓梯、情意繾綣的吉他談唱後,電影來到了最後五分鐘,那出乎意料的美麗時光翩然降臨。蝶兒的歌聲與Nina Simone的〈Just in Time〉(from《Tomato Collection》),神奇地為這部續集電影伴奏出比首集還要動人的句點。這個開放性、充滿楚浮式女神般的結尾,盈滿了蝶兒的媚、蝶兒的嗔、蝶兒的舞、霍克的笑…下一個九年,會是如何?我不禁開始期待。





˙《咖啡與煙》Coffee & Cigarettes

好久不見的賈木許,以《咖啡與煙》Coffee & Cigarettes為2004年愛丁堡電影節揭開序幕。1986年拍完《法外之徒》後,賈木許趁勢邀貝尼尼演出短片《咖啡與煙》系列之「Strange to meet you」,接下來的十七年,賈木許陸續邀約老搭檔(例如Iggy Pop和Tom Waits)及沒合作過的大明星例如比爾莫瑞、凱特布蘭琪等(這幾位大ㄎㄚ幾乎都在短片中扮演自己,或者自嘲自己賴以成名的明星魅力、角色),總計拍出了十一段關於咖啡關於煙的短片。每段長度約十分鐘,不一定有什麼戲劇情節,角色們老說些聽起來不甚營養的廢話,低調的粗粒子黑白影像把多用俯角拍攝的「咖啡與煙」畫面壓縮出一股詩意。這讓我想到我最愛的賈木許作品——由一組短片合成的《地球之夜》,都是關於計程車司機與乘客的對話。賈木許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總能從看似漫不經心的微小間隙中(我非常非常喜歡他為《十分鐘前:小號響起》拍攝的那十分鐘片段),藉著獨特的賈木許式黑色幽默,釋放出一絲生命感動。



老實說我不太喜歡賈木許的上兩部作品《鬼狗殺手》及《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但很興奮的發現《咖啡與煙》這套合輯顯然重新回歸賈木許《天堂陌影》的詩意冷調幽默。在這十一段中,我尤其喜歡《蜘蛛人2》章魚博士艾佛列莫里納與《環遊世界八十天》英國搞笑才子史帝夫庫根合演的「Cousins?」,這是一場逗趣夾雜現實刻薄的人性對話,也是眾短片中對白最多的,在內容上恰好又和我的凱特那段(她一人分飾巨星表姊及嬉皮表妹兩角,也是精彩極了)「Cousins」相輝映呢。





˙《落日殺神》Collateral

我怎麼也沒想到,《落日殺神》竟會是這樣一部迷人的電影,麥可曼恩甚至有勇氣花大把時間去聆聽爵士樂的美麗、去體驗洛城夜色的孤寂…看來,我過去只是把麥可曼恩當成傑出的技匠,實在太低估了他(《驚爆內幕》其實已顯現他企圖超越類型電影的野心)。又或許是Stuart Beattie把劇本寫得太精彩,從開場司機與女檢察官你來我往的對白開始,我就深深陷下去了。



《落日殺神》的迷人,首先源於這是一部回歸原點,有著香港銀河映像黑色詭奇的機緣巧合氛圍的宿命電影。從殺手一開始說的話;冷血殺手與熱血司機相互對立卻又如此契合的職業、身份;所有的上車、下車、停留、擦肩而過,環環相扣成一部拼圖電影,以疏離冷漠開始,以孤身寂寥作結。再來,殺手與司機隱隱發展出的聯繫,源於湯殺手一角偷渡了些同志情誼,但也摻了梅爾維爾《午後七點零七分》裡亞蘭德倫(也讓我想起《全職殺手》的杜琪峰)獨行殺手的氣味。而司機與往來乘客間微弱的相互影響,從路線建議到留名片釋出善意到相互「啟發」「點解」,則帶著派提斯勒貢《火車上的男人》交換靈魂的美麗。



當然,說到計程車,就不能不想起馬蒂相隔二十年的《計程車司機》與《穿梭鬼門關》,從冰冷荒涼走向溫暖殉道的兩部城市漫遊電影。賈木許在《地球之夜》中一舉調配了五道簡短的、來自陌生人的安慰,曾經帶給我一份滿足。很慶幸《落日殺神》沒有在片尾編出一個滿足觀眾的蛇足,只是單純利用先前已一步步剝開了的事實(傑米福克斯的善良性格),來營造收場前的高潮。



看電影前,一個人走進戲院買了一張票;看電影時,一個人坐在前排的位置中間,只為了逃開後座情侶的耳鬢廝磨與爆米花甜食的干擾;看完電影,在冰冷的夜色中摸黑回家。我順路走進一家外帶小吃店,向面無表情的打工店員點了一份漢堡take away,付了錢,走出大門就狼吞虎嚥吃了起來。上電影院看《落日殺神》,可以是一段全長兩小時的契約關係;也可以是長達兩個月、甚至兩年——妄想孤寂的滿足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