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的高雄電影節烏龜般的造勢活動與草率簡陋的新聞稿(或許該怪媒體不買帳?),我真是流了一身冷汗。



都已經到了十二月中旬,聖誕節前夕將在高雄電影圖書館(免費入場)及喜滿客坎城影城(購票入場,全票才新台幣120元哩)網站(http://home.kimo.com.tw/chilin0429/index.htm)才總算悄悄完工,潦草而貧乏的影展片單資訊,搭配元碁售票網上設計欠佳的票務訊息(http://ticket.acer121.com),有辦法滿足飢渴的影迷嗎?高屏台南等地各大書店拿得到本屆高雄電影節的小手冊嗎?或者影展單位根本來不及印發宣傳?大老遠邀來日、韓、蒙古等地難得一見的作品,幾個製片、導演甚至將蒞臨舉行座談,影迷知道相關訊息嗎?電影節的特刊會鉅細靡遺地介紹導演專題嗎?那些座談會的內容是否將來會考慮集結成冊(至少該發佈新聞稿吧)?或者說,當大家激情地癱瘓電影街爭看《魔戒三部曲》時,有多少南部影迷真的在意這個總計邀來三十八部電影,在歲末的港都寂靜上映一週的南方「首輪」影展?



身在英國,以上似乎離我很遠,但「高雄」兩個字卻又在心頭蕩漾出一股咫尺天涯的激動情緒。



為了與北部的影展作出區隔,「高雄電影節」和「南方影展」兩個南部的首輪影展一直企圖辦出屬於自己「小而美」的風格(長久以來前者特別在日、韓等東亞影片下功夫,去年尤其關注世界數位電影發展;後者除了廣邀各國佳片,似乎更專注於推廣本土製非劇情片的映演)。已經是第三年了,兩個影展也算在南部闖出一番口碑,參展影片的質感與依主題性策畫的映後座談、研討會都不讓北部的「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女性影展」或「紀錄片雙年展」專美於前。





˙今年,影展單位將特別向熱心高雄電影文化的台語片時代導演郭南宏致敬,以他老人家的《少林寺十八銅人》為本屆電影節揭開序幕,他的創作生涯相關文物展也將在高雄電影圖書館同時間展覽。永遠記得幾年前在銀幕上親炙台語片耆宿辛奇導演經典之作《地獄新娘》的那份感動,假如有機會和郭導演的台語武俠劇在黑暗戲院裡相會,又會是哪番光景呢?





˙耳目一新的「蒙古風」將邀來五部經典蒙古片,或奇幻、或政治、或樸實,雖然都是二十年前的老片子,卻讓人躍躍欲「視」!





˙「新日本」專題邀來好幾部日本老字號旬報電影獎2002年度的十大日片,很難得地我有機會看了第九名的《乒乓》,有著《少林足球》般的感動,在此強力推薦。第六名是由平山秀幸導演的《笑之蛙》,講平凡女性的生活困境,由《Hero》的大塚寧寧和《新聞女郎》戲精長塚京三主演;和第十名的《大女人的生活》(瀨戶朝香和演出一對姊妹花棋手,藉著將棋的勝負暗喻感情的輸贏),都非常吸引我。還有,喜歡剛以《幸福之鐘》在金馬露臉的怪雞導演SABU的影迷注意了,他和老搭檔堤真一這次邀請正「火」的柴崎幸,一同獻上《我們開車吧》,還是冷冷地帶著黑色的莫名其妙,還是有一班搶匪,堤真一仍是倒楣懦弱的平凡人。



本屆電影節很體貼地為日本導演廣木隆一做了個小專題。包括《MIDORI》(真搞不懂怎麼沒中譯名?)、《我是情色作家》及《愛震動》,片名一部比一部令人好奇,據說他對描繪都市文明與人際生活頗有一套。其實我對這位導演有點陌生,但很久以前看過他一部講高校生愛情、人際關係的電視電影《800: Two Lap Runners》,其中的同志戀情淡淡的,還算清新有趣卻也沒留下深刻印象。廣木隆一的最新作品《愛震動》女主角寺島忍因片中精彩演出在今年東京影展封后,也許真該進戲院瞧瞧。





˙「韓影急先鋒」這單元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甫獲今年大鐘獎最佳影片及東京影展亞洲電影獎的《殺人之回憶》,曾在《JSA安全地帶》讓人印象深刻的宋康昊帶領影迷抽絲剝繭體驗驚慄懸疑的高麗奇案。和宋康昊合演了好幾部戲,在《JSA安全地帶》倒楣地死於非難的另一位人氣男星申河均,主演的科幻片《拯救地球》也算是本屆大鐘獎的小贏家(拿下了新人導演、男配角等獎);和影后級的全度妍新作《沒血沒淚沒男人》(她在片中既拳擊手、歌手,也是鬥狗場老闆的女人),也許都值得期待一下。



章子怡主演的《武士》似乎成績普普;演過《春逝》的韓國金城武—劉智泰的新作《自然城市》從故事介紹看來,似乎是韓國版《銀翼殺手》;越來越紅的裴斗娜的《生死列車》似乎重演《捍衛戰警》的挾車極速追逐,只是把巴士改成地鐵…。





˙最後的「高雄初體驗」,彷彿是港都年度藝術電影大拜拜,把幾部已由片商購進卻沒機會在高雄的戲院作商業放映的世界各國佳片(包括《父子迷情》及金基德的《只愛陌生人》Bad Guy等)邀來大拜拜一番。台片部份,久未有新作的老牌導演李佑寧的《爺爺的家》及剛獲頒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黑狗來了》會來共襄盛舉。







接下來,奉上《乒乓》影評一篇,請大家笑納,在這個寒流來襲的聖誕夜裡,祝大家聖誕快樂!高雄電影節也請多多支持!







從日劇《池袋西口公園》、《木更津貓眼》到一鳴驚人的電影腳本《追》,三十出頭的宮藤官九郎似乎成了當今日本影劇界最能生動捕捉E世代憤怒的腳本家。他與合作愉快的窪塚洋介在《追》推出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再次合作(導演曾利文彥是新手),這一次挑戰的是松本大洋的漫畫《乒乓》。有趣的是,窪塚洋介曾在1998年和松阪慶子阿姨合作另一部跟桌球有關的電影—《乒乓溫泉》,記得台北電影節曾經映演過,可惜我無緣得見。



窪塚洋介的演出一直以來極其耀眼,那份滿溢的能量有時甚至會蒙蔽了戲本身的好壞,與他交手的演員也因此往往必須配合他的節奏起舞。因為有竹中直人(他似乎有被定型的危機),我一直誤以為《乒乓》會是另一部《水男孩》或《五個相撲少年》之類的運動電影。《乒乓》與其他運動電影(包括《追》)相同的是,同樣藉由一種運動、一場比賽闡述運動家精神及難能可貴的人生哲學;不同的是,《乒乓》放棄群策群力,以單點擊破的方式為五個參賽的高校乒乓好手作出最細膩的心理分析。



故事的主線環繞在窪塚洋介飾演的怪胎星野及Arata(《下一站,天國》導演是枝裕和的班底演員)飾演的月本(他在電影裡的綽號是「笑爺SMILE」,因為在愛笑的星野記憶中,他就只笑過一次)身上。頂著一頭小瓜呆髮型的星野是從小極其閃亮的天才乒乓少年,月本則是超級自閉的四眼田雞,兩人對比賽的看法相當分歧—星野老是不可一世喜怒形於色;月本老是頭低低躲在耀眼的星野身後,儘管他確實有打乒乓的天分,他卻認定乒乓只是一項休閒運動,輸贏實在無須過度計較。「全力以赴,是對敵手的一種尊重」—這是來自教練竹中直人的一席話,在這句充滿著運動家精神的格言背後,埋藏的其實是失意運動員一生的憾恨,想也知道,這股憾恨必定塵封著當年關於友情的天人交戰。



無論是和星野、月本一起長大的玩伴—沒有乒乓天分的佐久間,或高校乒乓界盟主風間,都把乒乓的世界看得太沈重,把運動當成一種苦痛的忍耐;而李燦森飾演的另一名好手小孔,則因失意於上海國手選拔賽而來到日本尋求發展,更是背負著一戰功成萬骨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千斤重擔。相較之下,星野和月本的天賦及打乒乓的輕鬆態度(星野再怎麼在意輸贏,終究一副弔兒啷噹樣),正可以和導演曾利文彥在電影裡提出的大哉問「誰是Hero?」相互映照。只可惜新銳導演大概力有未逮,終究稍嫌避重就輕而草率地藉著月本的「魔音傳腦」讓星野忽然開竅(雖然交叉剪接的伎倆用的不錯,總覺得可以處理得更細緻些)。幸好小孔說的那幾句話非常有意思,把運動的最高境界給「說」出來了(這對我這個運動白癡來說,是無法體會的)。大意記得是說:星野的開釋,在於他終於可以愉悅、輕鬆地享受一場球賽,一場純粹、形而上,全然忘卻苦痛的比賽(可能嗎?我有點懷疑)。



在接球殺球的你來我往間,我居然覺得曾利文彥其實是在偷渡同性情誼哩。首先,五個主要角色即使分屬不同學校社團,那份對同好的「惺惺相惜」之感全都盡在不言中(這跟《水男孩》為求政治正確,狡詐地安排早乙女這麼一個女性化的功具性角色,感覺又不太一樣),甚至有一些些曖昧。其次,找來很三八的竹中直人(為什麼他老演有點GAY味的丑角)飾演老對月本毛手毛腳,甚至幾乎到了迷戀地步的教練,也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月本對星野的仰慕與友情,又是否摻雜了暗戀的情愫?就更別提他倆間那份無須靠言語的心靈相通,及成長過程中共同分享的喜怒哀樂云云了。《乒乓》這部以高校男生為背景的電影,出乎意料地除了訓練星野的婆婆教練一角,幾乎沒有任何夠份量的女性角色(尤其閃耀如星野者,整部電影中竟然沒有女生向他示好)。當星野受愛慕月本的女同學之託送情書時,甚至還淘氣地企圖從中破壞;而月本面對教練質問「沒人幫你作便當嗎?」時,兩方的曖昧應答,在這類型日本電影中也算是異數了。另一個可疑之處是,高校男子桌球賽,女性觀眾怎會寥寥可數!?唯一有戲份的,是已退出球壇的佐久間身邊的八婆女友。有趣的是,當這個感覺粉礙眼的女性角色發現男友重視兄弟情誼竟遠勝過對她的情分時,便開始哭鬧。還有還有,那位超級爆笑的桌球社社長對教練、對月本的那份唯唯諾諾的仰慕……。



透過電腦動畫的處理,《乒乓》裡的桌球大賽精彩得一點也不輸《少林足球》。最後把兩雄免不了的對決以避重就輕方式處理,是可以令人接受的。畢竟,在星野與盟主風間的最後戰役中,所有關於運動、人生、性別等該說的全都說完了。高明的是,全都說得非常含蓄,留下很大片空白給觀眾自己去想像箇中美妙呢。輸的一方,是為了友誼決意放水,還是終究技不如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飾演月本的Arata在《乒乓》裡的曖曖內含光,竟能量十足地有辦法淹沒小窪的超級輻射力。那份低調謙卑中潛藏的複雜與自覺,在冷酷中傳遞溫熱的情感交流(星野甚至在最後說出「他一直在等我…」),在在為這部電影綻放非比尋常的燦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