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總是有些新發現,尤其發現一名驚豔的新導演時的那份感動,往往會有股衝動趕快把他介紹給親朋好友。當然,也許你早已認識他;也許,這個名字永遠高掛 在「阿媽爽」昂貴的DVD網頁上;也許,你終於哪天在那個影展或那個有線電視上看到他的作品,卻發現我明顯言過其實……。



有趣的是,以下這三位導演我恰巧都有緣觀賞過他們的前兩部劇情長片。然後在驚豔之餘,說什麼當然要強迫大家記住這三個名字。附圖為Pawel Pawlikowski的《單親雙愛的日子》Last Resort劇照。





(一)Laurent Cantet

拍紀錄片出身的Laurent Cantet應該會是2003年最令我驚奇的導演!他的處女作《人性掙扎》Human Resources描述一名學成返鄉的青年才俊,在家鄉的工廠裡擔任人力資源部門的經理,沒想到新官上任的第一份任務,竟是遣散工作了三十年的父親。沒有好萊塢主流影片裡的戲劇性衝突或聲嘶力竭,Laurent走肯洛區的寫實路線,以類紀錄片的手法觀察一個家庭在這個非常時刻的瓦解;此外,電影更關心的是,在工業文明的現代,人與職業、與他幾乎相處了一生的機器之間,可能的依賴情形。



Laurent的第二部作品《失序年代》Time Out,把關注的焦點從藍領階級轉到白領身上,依舊是關於一個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時的天人交戰,依舊是關於一個面臨瓦解的家庭的故事。Laurent再度塑造出一個令人窘迫的時刻。同樣地,這個時刻不會出現什麼戲劇性的大逆轉,也不會有什麼如「電影」般的高潮起伏,Laurent緩慢地拿著攝影機,記錄一個中年失業的投資顧問,面對家人關心時的支吾其言…,因為,「編造謊言」成了他的新工作(Full Time Job)。



有趣的是,這回Laurent安排男主角遇上一位賣仿冒名牌的謎樣商人,為男主角的「投資顧問」這個職業做出了嘲諷。他一直都在賣一樣「虛幻」的專業知識,即使他失業,他仍舊假裝他在進行新的企畫案,為了不讓家人發現,他甚至說服許多親朋好友參與他的投資。換句話說,失業之前他賣的是他的專業知識(還設計故事主要背景在金融重都日內瓦);失業之後他販賣的是他的「信用」,相較於這些無形的、脆弱的價值、觀念,賣假貨商人的那份狡詐中的坦蕩蕩,至少他賣的是實體的東西(遑論真假)這點似乎更令人玩味!在《失序年代》的尾聲,男主角重新振作,看似充滿希望地迎接挑戰,但我卻覺得Laurent似乎有意讓整個結論說得不是那麼肯定。感覺上咄咄逼人的面試官,所拋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塑造出一種「非要一個工作不可」的壓力,令人不由得開始思考,一份工作對於一個人,處於工業社會的一個人的定義。這於是又回到了《人性掙扎》裡的老爸爸對著兒子說:「這是我的機器」時令人心痛的那份堅定。難道,人就只像一架穩固耐用的機器,操作個三五十年後,油盡燈枯地退休(拆解),然後,幸運的話把零件賣掉還能發揮一些剩餘價值,比較慘的就壽終正寢了;難道,失去了企畫案、失去了數字,人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 Laurent深入地、毫不畏懼地、誠懇地刻畫出那種不忍、尊敬與羞愧。正是:人性,不過如此啊!



在影像的掌控上,《失序年代》並沒令影迷失望。夫妻倆在阿爾卑斯山上漫步的片段,美不勝收幾乎令人回憶起安東尼奧尼《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裡「霧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伊人竟在燈火闌珊處」的經典場景。這證明了在寫實敘述之外,Laurent更有成為電影詩人的潛力哩!



電影近尾聲時,妻子一場充滿愛意呼喚的動人好戲,Laurent仍向戲劇性衝突時刻說「不」,刻意安排男主角與家人間保持距離,一切的溝通都是透過手機。Laurent明白這才貼近真實的生活,畢竟真實世界裡大部分的家庭衝突,不太會跟電影中演的一樣戲劇性,非得以兩造抱頭痛哭作結不可。不過也因為《失序年代》的野心勃勃,伸張的觸角較多較深且長,男主角與大兒子、與父親之間三代父子溝通的並置,很可惜就無法更深入了。





(二)Pawel Pawlikowski

《單親雙愛的日子》Last Resort(這個極度詭異的中譯名來自港版VCD)是來自波蘭的Pawel Pawlikowski(有時他的名字會寫成Pavel Pawlikowski或Paul Pavlikovsky)為BBC拍攝的一部精緻小品,片長只有73分鐘,小規模放映後大受好評,在國際影展上頗受矚目,還因而獲頒英國影藝學院最佳新人導演獎。Paul拍紀錄片起家,他的劇情長片處女作《半弔子記者》The Stringer(由英年早逝的俄羅斯男星Sergei Bodrov Jr.主演)就顯現出他對小玩意兒的擅長。他習慣以獨特的透明質感,輕巧地、宛如旋轉木馬般地碰觸政治或社會題材(大概與他的東歐移民背景有關吧)。 Pawel Pawlikowski不喜涕淚縱橫、更懶得深沈控訴,他把故事聚焦在一個角色,一個內外皆單純的角色身上,藉由他(或她)的眼光,以一股睥睨嘲諷的態度,冷眼觀察荒唐 社會裡的無奈人事。英國衛報(Guardian)前些時候邀集他們的當家影評主筆Peter Bradshaw等人選出他們眼中」的全世界四十位(還活著的)最佳導演,這位Pawel Pawlikowski即名列33名。



《單親雙愛的日子》首先夢幻般地把俄羅斯新娘譚雅(俄羅斯女星Dina Korzun飾演)及她的兒子帶來英國(導演在BBC訪談時表示這部份他融入了自己幼時與母親初訪英倫的記憶)。旋而,因為聯絡不到未來的丈夫,她們被安 置在臨時難民營Stonehaven(蘇格蘭北方的一個小漁村)裡。譚雅這才猛然發現,她永遠結不了婚了。她在偶然情況下認識了一個善良的、願意幫助她的 男人艾非(Paddy Considine飾),但是譚雅並沒有意願開啟另一段關係,她煩惱的是眼前物質生活的短缺,她必須做些犧牲…。就如同《半弔子記者》的主角般,《單》片的譚雅也是個生活在童話世界裡的天真角色(甚至安排她在俄羅斯是專門幫童書畫插圖的畫家)。Pawel Pawlikowski那股淡淡憂傷的敏銳詩意,讓影片呈現一股晶瑩剔透的質感,讓原本應該很寫實、很深沈的邊緣掙扎(其實還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透露出一股超現實、不食人間煙火的美麗。男主角Paddy Considine是英國電視劇演員,長相平凡的他散發著一股令人舒緩的特質,近作包括吉姆薛瑞登的新片《前進天堂》In America。





(三)Julian Schnabel

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於1988年死於過量毒品,當時他還不到三十歲。記得曾在高美館看過民生報主辦的巴斯奇亞專題畫展,對這位八0年代塗鴉藝術家的風格印象深刻(儘管搞不懂他畫的是啥)。《巴斯奇亞傳》Basquiat(好像有時也翻成《年少輕狂》)由同時期的紐約畫家Julian Schnabel導演。作為第一部劇情長片,Julian把自己身為藝術家的活潑創作性格帶進電影裡,以多彩的面向呈現巴斯奇亞的生活(Julian還才華洋溢地身兼配樂大任呢):又是夢境、又是動畫、有時好似沈溺在吸毒的世界,一會兒卻嵌入海灘衝浪無比湛藍的鏡頭,恰好與巴斯奇亞隨性把牆、桌、衣服當成畫布,以隨手可得的素材作畫的瀟灑不羈相輝映!看《巴斯奇亞傳》就像欣賞巴斯奇亞的畫作,個人有個人解讀的自由。我以為這是繼《關於顧爾德的32個短篇》後最精彩、最具實驗性的傳記片(當然Julian有時賣弄過頭而稍嫌做作)。Julian神奇地號召威廉達佛、克萊兒佛蘭妮、柯妮拉芙、貝諾西歐岱托羅、 獨立製片女王帕克波西、蓋瑞歐德曼(他演出的角色其實就是Julian自己,甚至他在片中的畫皆出自Julian本人之手)、丹尼斯哈波……甚至大衛鮑依(演出戲份很重的安迪華荷),總計約十位獨當一面的實力派,以眾星拱月搭配電影界新人傑佛瑞萊特。而拿過東尼獎的傑佛瑞萊特也不負重望,在片中的表現,精彩到值得一座演技獎的肯定。





Julian的第二部作品還是聚焦在一個自毀的生命。《在夜幕降臨前》Before Night Falls是關於古巴流亡詩人Reinaldo Arenas的傳奇故事。他的作品、他的性傾向都是共產黨頭痛的地方。Arenas因為作品挑戰古巴極權政府,再加上同志身份的煽風點火(社會價值的囚籠)而多次出入監獄、逃亡、被捕,最後偷渡成功奔向美國,卻受困於疾病(AIDS)的襲擾(生理上的囚籠)。Julian以更精緻的視覺意象重複《巴斯奇亞傳》裡縈繞不散的童年回憶,關於Arenas的情慾描述也相當動人,許多日常生活的片段(尤其Arenas瀕死之際那段不帶肉體關係的友誼格外動人)都閃爍著光彩。《在夜幕降臨前》獲得2000年的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及男主角獎,並讓西班牙猛男哈維耶巴登得到好幾個影評人協會的肯定,還入圍了奧斯卡男主角獎,可惜最後敗在《神鬼戰士》羅素克洛手中(也許拉丁身份阻礙了他封帝的美夢)。



除了光芒所在的哈維巴登,西恩潘客串影響男主角一生的萍水相逢農夫一角;法國第一號情夫奧利維馬丁尼葉演出Arenas傾慕的對象。強尼戴普則是片中最精彩的配角,他既扮演幫助Arenas走私手稿詩作的扮裝皇后;另一方面又扮演是在獄中虐待Arenas的殘暴軍官。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相互對立的觀點(解放與壓迫),卻由同一的演員演出,奇妙地產生「性」與「政治」本是一家的微妙隱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