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大聯盟》對我來說就是那種台灣很有機會可以拍出屬於自己的版本,事實上台灣也做得到的電影。去年金馬影展時我看了第一次,感動得哭了,現在上映又去「二刷」,本來以為早就知道劇情應該可以免疫,沒想到這回流淚流得更氾濫。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背景是1984-85年英國大罷工時期,一群同志主動募款金援威爾斯礦工,在那個愛滋肆虐的保守年代,對方竟給予了最熱烈的回 應……。我想十幾年前我在看莎朗史東、尼克諾帝、傑夫布里吉合演的奇情片《暗夜驚狂》時,我覺對沒有想到將來有一天馬修沃休斯會導出《驕傲大聯盟》這麼驚人的電影。

 

相貌身材平平的失業勞工異想天開跳脫衣舞賺錢,皮皺髮白的鄉下阿嬤妄想脫衣拍寫真為慈善募款,缺乏人生目標的無聊男大生發神經跳起很娘的水上芭蕾,不甘平 凡的礦鎮女孩跳起衣著暴露的夏威夷草裙舞……,《驕傲大聯盟》讓我響起了英國片《一路到底:脫線舞男》和《辣嬤寫真》,以及日本片《水男孩》和《扶桑花女孩》,或許還可以加上女生拔河的運動電影《繩氣娘子軍》和《志氣》,基本上這類電影就是描述一群魯蛇如何聚集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未必是大事,但這件事的成功會讓他們的認同有所依歸,甚至改變人生。所謂失敗者聯盟完成集結追求夢想大抵如此。不過除了笑談性別顛覆之外,《驕傲大聯盟》比以上電影說得要更多、格局更大。

 

我喜歡《驕傲大聯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與同檔期上映的《模仿遊戲》類似。《模仿遊戲》最動人之處在於圖靈和瓊克拉克的相互扶持,《驕傲大聯盟》則讓我們看見了故事中幾個重要角色互為人生導師的美好啟發。電影讓我們看見了社運狂熱的出櫃同志Mark的成長,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了剛滿二十歲的衣櫃同志 Bromley的成長,以及威爾斯礦鎮家管Sian的成長,甚至Sian那位善良但略嫌懦弱的丈夫、以及威爾斯礦村Onllwyn眾人的成長。

 

電影中最耀眼的當屬行事衝動、情緒化的Mark,他是天生搞社運的領導型人物,具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他深知運動需要包裝、善於活動策劃,明瞭適時借力使力甚至化阻力為助力的眉角,同時他也是籠罩在愛滋陰霾下的悲劇人物(最後以字卡說明)。

 

電影中最討人喜歡的莫過於從一登場就對未曾謀面的LGSM(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同志支持礦工) 表現善意的Sian,她初登場的方式是,一群獲得金援的Onllwyn社區福委會成員間為了應否邀請LGSM出席集會而爭論不休,她則以一句話神回覆立即突破盲點。Sian就跟《年少時代》裡有幸遇到梅森的媽媽(奧莉薇亞)而改變一生的那位外籍勞工一樣,很幸運因為聽了「意外 的導師」一席話,後來不僅完成大學學業,還成為東Swansea地區首位女性議員,那位導師正是做為第二號HIV陽性反應的前舞王兼演員Jonathan。Sian和Jonathan並非憑空虛構而是確有其人,電影最後以字卡交待他們近況,我不確定他們那番對話是確有其事還是編劇巧思,無論如何那都美好到了極點,而且還有一種時代性的相相濡以沫的象徵意義。

 

不過,整部《驕傲大聯盟》最關鍵的部份都集中在Bromley身上,Bromley其實不叫Bromley,這個暱稱的由來是因他住在Bromley,一個倫敦郊區城鎮,他因為搭車來市區參加活動每每急著回家而得名。Bromley剛年滿二十歲,背著保守的父母來到五光十色的倫敦,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同志,然而大家卻告訴他同志的成年門檻是二十一歲。故事的最後,Bromley終於離開了那個無法接受他性向的家庭,我很喜歡他和Mark在大罷工結束後的 威爾斯巧遇那場戲,正是Mark對他說的那席話,讓他有了離家的勇氣,就這點來說,Mark其實是他的人生導師啊!結尾遊行之前,Mark送給Bromley一個「我今日21」彩虹國成年胸章,他終於可以大聲帶著驕傲告訴大家他不叫Bromley,他的名字叫做Joe。原來《驕傲大聯盟》是關於Joe的成長電影。他不再是那個必須顧慮家人反應的櫃中同志,如今他是那個同志大遊行現場當Mark和女同志們為了待會遊行怎麼走誰走前面這類問題吵成一團時可以大聲說出 「Together, us united」的「驕傲同志」,對自己的一切感到自信且驕傲。是的,片名Pride的意義正是如此。至於LGSM組織和礦村Onllwyn的結盟,則是說 明了「Together, us united」何以無比重要,大家一起,做為一個整體,每個人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盲點,每個人也許會犯錯,也許會有放棄堅持或天人交戰的時刻,然而大家一起,做為一個整體,聲勢才會壯大,力量才會無敵。

 

《驕傲大聯盟》不只是關於同志遊行或是礦工罷工的歷史,不只是告訴我們弱勢者應該要相互策略結盟以對抗國家機器、對抗父權之類的Lesson,它更是一段無分男女無分立場性向對自我認同從困惑到驕傲的心靈旅程。Marc、 Sian、Bromley(Joe)的英雄之路,告訴我們嘗試理解、保持寬容有多麼重要!人生總是會出現像福委會幹部Maureen那樣冥頑守舊食古不化 甚至不擇手段要把自己不順眼的人事物除掉的反派人物,我喜歡初次寫劇本的電視演員 Stephen Beresford為這個討人厭的角色保留了那麼一點溫度,她在社區備受敬重,對於大罷工的支持不遺餘力,然而她對同志的無知反應恰好代表了一般人對於同志的巨大偏見與誤解,她所缺乏的寬容,正是整部《驕傲大聯盟》一再劃線強調的重點。

 

寬容、悲憫,接受歧異,而且還要保持樂觀與積極,這些口號在《驕傲大聯盟》裡頭,儘可能以最不矯揉造作、最不說教、最不淺薄算計的真誠態度去說、去表現出來。故事開場時Sian的神回覆令Onllwyn社區福委會的大姐頭脫口而出「你又算哪跟蔥」,然而這位大姐頭(《天使薇拉卓克》伊梅達史道頓飾演)後來卻成為與 LGSM合作的主力推手。故事結束之際,同志大遊行的總召對LGSM說出「不要政治,只要狂歡」之類鬼話,然而沒幾分鐘後威爾斯不同礦區的礦工一一驅車來到現場支持同志大遊行,出乎意料的排場逼得他們只好讓LGSM領軍遊行。我尤其喜歡罷工結束後Onllwyn當地婦女列隊歡送礦工們重返礦坑,反對LGSM最力的Maureen也捧著英年早逝的先夫遺照驕傲地站在門口目送兩個兒子走入隊伍那個安排,她頭抬得高高地,卻又微微嘆了幾口氣,她的蠻橫與脆弱,她的驕傲與落寞,原來只是一線之隔。那感傷而微妙的一刻、那複雜的表情變化,似乎說明了一切。

 

《驕傲大聯盟》是一部會讓人笑著流淚的成長電影。基本上這部片真的沒什麼評論好寫的,就是去看大銀幕、去感動就對了。最後來講講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以及它的配樂好了。

 

我最喜歡的那場戲(YouTube網址:http://goo.gl/C1vncH)出現在電影中段,Marc眼見這個寒冬Onllwyn因進行大罷工而遭斷水斷電,一時激動竟跳上台發表演說,最後以「勝利屬於我們礦工」作結,這時人群裡 一位不知名的礦工家屬女性突然唱起了歌,該名女子由曾參加選秀節目「英國好聲音」後來被刷掉的威爾斯歌手Bronwen Lewis客串,她唱的歌是〈麵包與玫瑰〉Bread and Roses。

 

麵包與玫瑰,曾是肯洛區2000年那部講外籍勞工與抗爭的電影的名字,麵包代表物質,玫瑰意謂著尊嚴。這個典故來自上個世紀初期,一位卓越的美國社運人士 Rose Schneiderman在某次演講中的一句話:The worker must have bread, but she must have roses, too.這句話啟發了美國詩人James Oppenheim在1911年寫下〈Bread and Roses〉這首詩,後來被譜成了曲,很多著名的歌手都唱過,我最喜歡美國民謠歌手瓊拜雅的無伴奏重唱版(YouTube網址:http://goo.gl/T678CA),至於《驕傲大聯盟》從清唱到伴奏進而大合唱則較接近茱蒂柯林斯的版本(YouTube網址:http://goo.gl/eCCmjT)。

 

導演馬修沃休斯處理這場戲的方式深得我心。他讓士氣低落的大夥兒為Marc的演說拍手叫好之際,安排Bronwen Lewis無預警開始清唱,沒有伴奏,就這麼唱完一段,接下來現場幾個女性跟著她站起來合唱,此時配上了非常簡單的音樂,再來第三次連現場男性同胞都感受 到了這股情緒,加入合唱,整個配樂也轉為華麗的交響樂。這不只是聲音的層次,也是故事情感的層次,我以為這場戲大抵解釋了《驕傲大聯盟》的核心精神——相互理解,然後團結在一起。

 

事實上,豈只是這首〈麵包與玫瑰〉而已,馬修沃休斯在故事開場和謝幕,也各放了一首歌,前中後三首歌配合整個故事的情緒猶如三幕劇運用得恰到好處。故事開場放演職員字卡及真實新聞檔案時放了〈團結就是力量〉Solidarity Forever,歌詞是美國工運領袖Ralph Hosea Chaplin在1912-13年參與礦工罷工時所寫,這首歌二度出現則是電影演了二十分鐘以後,LGSM首度前往威爾斯拜訪當地礦工,幾個女同志很三八 地把這首歌改編成為女同志進行曲版本。而這也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始……。

 

至於故事的最後,在那場你早已知道會是如此(是真實事件)你依然會被感動得流出眼淚的同志大遊行高潮中,我們見到了先前對同志最早釋出善意的礦工代表 Dai一再提及的那張對當地人有著重要意義只在重要場合出現的旗幟驕傲地迎風飄揚(先前結束大罷工時也出現一次),與威爾斯各地礦城的旗幟共同連綴成為了 另外一種形式的彩虹——《驕傲大聯盟》的國族格局也就出來了。

 

對了,最後大遊行時放的歌是長期參與左翼活動的英國歌手Billy Bragg唱的〈There Is Power In A Union〉,同樣來自1913那個抗爭年代,Billy Bragg的演唱版本非常振奮人心(YouTube網址:http://goo.gl/LfhEdV),為《驕傲大聯盟》劃下華麗的句點。

 

 

附錄:
Bread and Roses一詩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in the beauty of the day,
A million darkened kitchens, a thousand mill lofts gray,
Are touched with all the radiance that a sudden sun discloses,
For the people hear us singing: "Bread and roses! Bread and roses!"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we battle too for men,
For they are women's children, and we mother them again.
Our lives shall not be sweated from birth until life closes;
Hearts starve as well as bodies; give us bread, but give us roses!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unnumbered women dead
Go crying through our singing their ancient cry for bread.
Small art and love and beauty their drudging spirits knew.
Yes, it is bread we fight for—but we fight for roses, too!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we bring the greater days.
The rising of the women means the rising of the race.
No more the drudge and idler—ten that toil where one reposes,
But a sharing of life's glories: Bread and roses! Bread and ros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