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全文請點閱這裡

 

 

自從八月下旬看完《引爆點》之後,我便陷入如何寫出此片評論的瓶頸。坦白說我對於此片是失望的,「製作認真且充滿誠意」自然是無法為片中多項重大缺陷開脫,我雖同意《娛樂重擊》刊登的影評以及PTT多篇負雷文中林林總總羅列出的吐嘈點(它們確實存在),但我不認同因此把它歸入爛片這個欄目,因為倘若照此方式拿著放大鏡來檢視每部電影,即便是枝裕和的作品都可依樣畫葫蘆進而吐嘈之。

亦即,我們喜歡一部電影或者厭惡一部電影,永遠是非常主觀甚至私人的事情。就好比當你對某人感覺盡失的時候,對方原先的優點也可能在瞬間成了惱人的缺點。這也成為我寫《引爆點》的難處。我無法喜歡此片,但又不至於討厭它,我甚至覺得它有些設計某個鏡頭打動了我,這有點接近當初《寒蟬效應》和《白米炸彈客》帶給我的複雜感受—它們確實不盡理想,但是放在「台灣議題電影」這個大前提和「台灣類型片」的脈絡發展底下,它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繼續閱讀請點閱這裡

 

arrow
arrow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