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台灣電影筆記電影與網路的親密接觸」專題,請勿轉載,謝謝!
  
   
    
   
我想,如果不是網路,我大概永遠不會想到要寫影評。
 
從國中開始,就有剪貼各大報影評的習慣,每個月也會定期翻翻電影雜誌,看看這個月又遺漏了什麼好電影。那時候對電影資訊,還處於「單方面接受」的完全被動姿態,從來也不會去思考自己在報章雜誌上讀到的電影評論及相關花絮,究竟是廣告成份居多還是怎樣。雖說高中就正式邁入影癡一族,但大學時除了幫電影社整理資料,偶而看完電影一時衝動在社團留言本或自己的筆記簿約略寫一下某部電影有多讚多讚以外,還真從沒想過自己哪一天竟會正正經經地寫起影評。或許在我印象中,寫影評就跟老師幫作文改分數的權威姿態差不多,應該不是我這等門外漢做得來的事。
 
千禧年以後,開始接觸網路,知道了IMDB這東西,知道了BBS上面其實臥虎藏龍,埋藏著很多精彩的電影討論,才開始嘗試著用注音符號輸入法,非常笨拙地打完我看完電影後的感想。存取,複製,然後貼上。那時候剛好才來到英國唸書,或許是太寂寞,每次看完了特別「有感覺」的新片,就會迫不及待地以「龜速」打出我的興奮、激動、還有憤怒(我想我寫文最大的動力,應該是源自不滿憤怒 -- 不滿這部電影怎麼拍得這麼爛,不滿怎麼沒有伯樂賞識某部好片,不滿那些影評諸公怎就提不出某些觀點),然後四處發email騷擾我的好友,再上各大BBS看看其他人怎麼說…。之所以逐漸在心理堅定出「非寫不可」的感覺,只因深怕從此忘記,某部電影曾經帶給我的,那無論好的壞的、肺腑感心或睥睨辱罵的,兩小時。
 
這樣的狂熱持續了一年,後來發現以前泡椰林泡PTT的發燒友紛紛轉往專門的討論區發展,或是申請明日報(現在已經是歷史名詞了)個人新聞台暢所欲言,我於是也心癢癢地跟進,嘗試把舊email一封一封回收、整理、貼出來。漸漸的,上BBS的時間少了,個人新聞台似乎變成了我留學生活中非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路上的互動雖然難免引發無謂的口水戰,但大多時候仍可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尤其當其他人都與你有著相同狂熱的時候。大家可以因為一部片的好壞爭得你死我活,下一秒鐘卻又因為坎城金棕櫚給了誰誰誰,奧斯卡遺漏了誰誰誰而同仇敵慨得好像什麼似的。事實上,我們彼此未見過面,也不知對方姓名。至於相約開小房間(msn)、暗通款曲(email)、甚至我回台灣的時候聚餐泡茶,都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越把心力放在個人新聞台(或是部落格)上,越覺得它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會莫名地激發出我的責任心,讓我勤奮地四處點擊電影相關幕後花絮或創作者的創作脈,從椰林PTT到IMDB到Roger Ebert再到Variety或Village Voice,偶而轉檯尖銳毒辣的Guardian又損了哪幾部大師大片…,進而從紀錄、閱讀、書寫、分享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筆墨難以形容的美妙虛榮。最開始,只要有電影網站、週報什麼的轉載我寫的影評,都會暗中興奮得老半天,後來因緣際會開始投稿電影欣賞(FA)季刊,三不五時幫一些電影網站寫寫好萊塢花絮、每週院線推薦、各類消費性影評、以及影展觀察…,正式從素人寫手邁入半職業寫手階段。那種雀躍,其實比較接近「白手起家」的滿足與成就感吧。原來自己真的有能力完成往日看似高不可攀的評論與書寫工作,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 -- 作者。
 
台灣現階段的影評生態,早已萎靡到容不下「專業」影評人生存的地步。嚴格的字數限制與刻薄的內容要求(希望只評有話題性的電影),讓台灣的影評文化之於多數觀眾、讀者、甚至創作者,仍只是一項微不足道的附隨物。儘管如此,從BBS到新聞台到部落格,仍塞滿了許多粗糙的、精緻的、私人的、全面性的影評文字。或許,對於每個努力把自己對某部電影的感覺寫出來的作者來說,無關讀者多寡、無關有償(稿費)無償,之所以持續這樣的書寫工作,只是為了排解寂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yan 的頭像
    Ryan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