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屆觀摩片在台發行狀況一覽表: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麥兜故事》My Life as McDull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居然又這樣過去了,此刻我又開始叫出Word檔,開始把我這年看過的電影作個整理。嗯,把好片挑出來後,還得上開眼、KINGNET各大電影網CHECK一下今年度的台灣院線片單(好些去年看過,好些才剛租來補看),以免有遺珠之憾。嗯,先把2003年在台灣「正式」作過「商業放映」的片子挑出來排序,結果如下: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下二十部電影,是2002年曾在台灣院線上映過或發行DVD的。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來愈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Campy這個字。不過基本上我覺得用Cult來形容以下這三部電影,會更貼切,更傳神。什麼是Cult Film?經典的《洛基恐怖秀》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劉鎮偉的《齊天大聖東/西遊記》及《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都算是。如果想對Cult Film有更多的瞭解,就來這個網站朝拜一番吧!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氏911》Fahrenheit 9/11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連錯失了柯林佛斯、珍娜瑪隆等閃閃星光之後,我終於又打起了勁兒去星光大道追星,因為這回可是我崇拜的肯洛區大師的新作《蘇格蘭之吻》Ae Fond Kiss…的英國首映式啊!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赴愛丁堡電影節共襄盛舉的各國電影人為數甚多,但能讓影展單位特別為他舉行記者招待會,在UGC影城辦Red Carpet Event的「大ㄎㄚ」,卻不超過十樁。除了遠道而來為YA片《神啊!救救我吧》Saved!造勢的珍娜瑪隆、偕同著名A片男星Rocco Siffredi《感官解析》Anatomy of Hell宣傳的法國導演凱薩琳布蕾亞外,其他幾樁Red Carpet Event,可是英國導演、演員才享有的專利呢!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月十八日,本屆電影節的開幕片《摩托車日記》,晚上九點、九點半將在UGC播映兩場(票價貴得嚇死人,全票一張索價超過十鎊),不過星光大道五點十五分就開始了,接下來大概是開幕酒會吧?影展單位告知各家媒體,要在紅毯「旁邊」採訪星光大道諸名流者(卻沒說酒會什麼的可以採訪等等,唉,不然想穿弟弟的西裝混進去吃喝一場的),必須事先登記好安排位置,我實在懶得把老弟那全副武裝的專業攝影配備帶在身上,而且拿著陽春的數位攝影機,怎麼說也不好意思太囂張,於是,我悠閒地看完令人沈沈欲睡的新世紀默片《禮物》Il dono,結束了第二天不甚有趣的看片進度後,才從Film House走向UGC,準備去看看人家國際級的電影節怎麼布置星光大道。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Lothian Road(整個藝術節期間最熱鬧的主力街道)上的Filmhouse,應該是愛丁堡電影節的龍頭戲院。裡面共有三廳,除了Filmhouse 1頗具規模外,Filmhouse 2Filmhouse 3的座椅、硬體設備都不盡理想,讓我回憶起台北長春路上學者影城地下室的寶石廳。而歷史悠久的Cameo戲院情況也差不多,裝潢非常古式的大廳,座椅尤其柔軟,至於兩個小廳硬體設備實在差到不行。不過Cameo戲院大廳附設的Pub,洋溢著很「英國風」的藝術感(Filmhouse樓下附設的簡餐館相形之下就很「大眾化」,看來「老東西」還是比較迷人),讓人家忍不住想坐下來點杯咖啡或啤酒,享受一番。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