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5 Sun 2004 16:46
電梯裡的《無間道》-- 關於文化想像(上)
- Jul 19 Mon 2004 22:27
從幕前幕後來看《無間道》
- Jul 14 Wed 2004 01:03
從創作脈絡來看《無間道》-- 關於劉偉強與麥兆輝的二三事
- Jul 02 Fri 2004 19:00
三個受傷的影后

這陣子似乎寫了很多影后、準影后的得獎電影,從【MONSTER的模樣】的莎莉塞隆、伊凡瑞秋伍德、荷莉韓特到【熟女的模樣(上)】的戴安基頓、海倫米蘭及茱莉華特絲…,都有著讓我眼睛一亮的精湛演出。接下來,還有三個…其實這篇有點文不對題,因為寫來寫去,也沒屁出太多以下三位女演員的討論。
- Jun 26 Sat 2004 08:23
私電影【土耳其狂樂】

1973年,是兩集教父電影推出的間隙之年。那一年,三十五歲的荷蘭導演保羅范赫文拍出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土耳其狂樂》Turkish Delight,在隔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後敗給楚浮的《日以作夜》。那一年,主演《土》片的魯格豪爾未滿三十歲;另外,《土》片也是年方二十一的荷蘭女星莫妮卡范德芬的處女作,她因而和本片攝影師(後來也邁向導演之路)楊迪邦相戀結婚,據說當時楊迪邦為了證明自己的愛意,還陪著為戲落髮的范德芬(劇情末段安排她接受化療)雙雙光頭示人,傳為一時佳話。只可惜,這樁婚姻在維持了十五年後,於1988年結束。
- Jun 21 Mon 2004 01:02
達丹兄弟的三部作品

我想我真是越來越崇拜達丹兄弟了。時隔兩年,終於看到了他們2002年參展坎城的作品——《兒子》Le Fils,原來感動是沒有保存期限的。《兒子》除了獲頒天主教人道主義精神獎外,也讓他倆長期合作的班底男星奧利維高梅獲得肯定,打敗《戰地琴人》的安卓布洛迪拿下坎城影帝。說起2002年的坎城影展,真是繼2000年後,入圍影片平均水準最高的一屆,《甜蜜十六歲》Sweet Sixteen、《兒子》、《創世紀》Russian Ark、《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戰地琴人》The Pianist應該是我心目中前五強。
- Jun 14 Mon 2004 02:40
明天過後,誰才是贏家?

沃夫岡彼得森顯然還未從《天搖地動》的貧血症裡痊癒,這會兒竟把理當驚天地泣鬼神的《特洛伊》拍得氣如游絲,幾個角色的情感掙扎比Hallmark隨便一部電視電影或迷你影集更要膚淺隨便,真是侮辱了「希臘悲劇」四個字呀。失了戲味也就算了,最可悲的是,《特洛伊》連戰爭、特效等場面都沒能滿足咱們這群胃口早已被肥彼三集《魔戒》大場面給養大了的刁蠻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