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推出後即受封為世紀末科幻新經典的「駭客任務」,以精巧的創意把虛幻的電腦、網路概念實體化,締造無比美妙的觀影經驗。但是看完第二集後,我卻悲傷地發現我對第一集的喜愛真是天時地利加人和的 ‘恰巧’ 而已!這種感覺就好比你某日忽然漫遊到一個前所未見的酷站,瀏覽了兩三篇文章,超喜歡的;等下次再看個五篇,新鮮感失去後就覺得還好而已;最後讀完全部文章後,因為可能不再有吸引力,就直接把連結De掉了。於是,第一集帶給我的那股至今不變的神妙(上週才又看了一次第一集),也許是因為當時網路發展的時機正好成熟;也許是因為滿足了素喜從科幻片裡頭自我意淫 ‘存在議題’ 的無聊人士如我,僅此而已。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一籮筐改編自美國熱門漫畫的好萊塢電影,我的認識有限。不過,我倒是很清楚,自己向來對傳統漫畫裡過份光明的英雄主義沒太多興趣。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濺豔陽天》Behind the Sun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得了一大堆獎(包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我的母親」後,西班牙鬼才阿莫多瓦的新作「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不但席捲歐洲主要電影獎及美國各大影評人協會獎,還風光(補償性)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及原著劇本(並毫無意外地拿下劇本獎),反倒是在西班牙自己的哥雅獎敗北,也未獲西班牙政府推薦代表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百分鐘,夠吧?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派克李和史蒂芬索德柏大約同時崛起於八0年代末期,史派克李的「為所應為」和索德柏的「性謊言錄影帶」都是足以名留影史的優秀作品。邁入九0年代後,兩人竟不約而同地在評論、票房上失意。幸好近年來索德柏藉著「戰略高手Out of Sight」、「天人交戰」重新受寵,「永不妥協」及「瞞天過海」則宣告了他也有能力當票房導演。那史派克李呢?十多年了…他是否憤怒如昔,依舊長篇大論地,毛躁如大學生般為黑人同胞發聲?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心塵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是在2000年的夏天,飛往美國的飛機上。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浮躁的青春,關於奔放的生命、關於扭曲的成長,關於一切不如意……,在好萊塢主流電影裡往往被簡化成「因為愛,將得到救贖」的膚淺結論。當然六年四班的新銳導演Richard Kelly頭腦絕對不像朗霍華或咪咪萊德這般簡單,野心勃勃的《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絕非只是一部販賣廉價溫情的小品。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來不覺得強托特陶(「二見鍾情」、「第三類奇蹟」)和布萊特雷納(「尖峰時刻」、「紅龍」)是多優秀的導演。但當我一連兩天看了他們的「扭轉未來The Kid」及「扭轉奇蹟The Family Man」之後,小小感動(出乎我意料)之餘,不由得懷念起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那些黑白老片,像是劉別謙1940年的「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及法蘭克凱普拉1946年的「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中影一頁滄桑史,早期官控商營本質使其位居台灣電影製片界龍頭。八0年代初期面對困境,改弦易轍竟意外成為台灣新電影的溫床,諸位國際名導的背後推手。可惜直到九0年代末期,中影製片方針依舊搖擺不定,企圖尋求商業藝術雙贏的結果竟是淪落到變賣祖產(從全省好幾間直營戲院到身為西門町地標的新世界大樓,全都無法倖免於難)的田地。如今的中影,似乎已無力在製片界掀起任何漣漪,只能偶然推出一兩部國片(可憐了悄悄上、下片的「自由門神」)插花一下。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