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2008高雄電影節特刊、日報,請勿轉載,謝謝!
台灣觀眾對於捷克電影的印象,應該是始於「捷克新浪潮」。它醞釀於上個世紀的5○年代,正式興起於1963年,然後在1968年攀上巔峰,可惜同年「布拉格之春」卻逼使它畫下句點。五千蘇聯坦克壓境,不僅戳破捷克的政治理想,也終結了這則新浪潮傳奇。
觀 賞捷克電影,或許是瞭解這個民族最迅速也最有趣的方式之一。銀幕上的捷克歷史,宛如一條多舛卻幽靜的長河,幾經政治的分裂與彌合,卻因其獨特的民族性格而 呈現一股淡定自若的堅韌。許多捷克導演偏好以嘻笑怒罵的方式去透露埋藏其間的深切悲傷,或許撕裂的傷口會永遠留下疤痕,但捷克電影卻總是在出人意表的時刻 奏起那宛如魔法的旋律,在歷史的痛處輕盈自在地漫舞,讓華麗的幽默舉重若輕地撫慰過於沈重的記憶,令人久久難忘。
捷克新浪潮出現之 前,捷克電影大多符合官方意識形態,仍抱持著「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憧憬。直到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伊利.曼佐(Jirí Menzel)、齊蒂洛娃(Vera Chytilová)等一群畢業於「捷克布拉格電影學院」(Film and TV School of the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in Prague,簡稱FAMU)的年輕創作者倡議取材日常生活,輔以寫實主義式的影像風格,透過苦澀的幽默去凸顯生活的磨難,提出對於社會主義的反思和對社 會現實的批判,而一舉定義了捷克新浪潮美學,也確立了捷克電影在歷史上的地位。不過相較於法國新浪潮的「顛覆」性,當年這群捷克新銳導演並不願意就此與前 輩決裂,他們反倒認為捷克新電影其實是在「接續」傳統,一方面改編經典文學作品,一方面也接續了2○年代到4○年代捷克文化的各種思潮。
而 這樣的接續性,歷經1989年「絲絨革命」與1993年捷克跟斯洛伐克解體,再度體現於今日的捷克新銳創作者身上。例如台灣觀眾熟知的「雙楊」:拍攝《遊 子》(Kolya)、《布拉格練習曲》(Empties)的楊.斯維拉克(Jan Sverák)與拍攝《甜蜜的永遠》(Cosy Dens)、《分道不揚飆》(Divided We Fall)的楊.霍布耶克(Jan Hrebejk),以及本屆高雄電影節的焦點導演─大衛.昂德利克(David Ondrícek),都是明顯的例子。
大衛.昂 德利克,1969年出生於布拉格,他的父親是捷克新浪潮時期的著名攝影師米洛斯拉夫.昂德利克(Miroslav Ondrícek),除了為米洛斯.福曼早期作品掌鏡之外,也曾與英國新浪潮代表人物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合作《假如》(If…)。儘管家學淵源,大衛.昂德利克卻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是屬於從小看MV長大的一代,對捷克電影傳統並無特 別的情感連繫。他在1987到1992年間追隨伊利.曼佐、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等前輩腳步,就讀於布拉格電影學院(FAMU),畢業後先是拍了好幾部紀錄片,隨後於1996年交出首張劇情長片的導演成績單《耳 語》(Whisper)。該片不但成為當年度第二賣座的捷克本國電影,隔年更入圍了「鹿特丹影展」(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專為新銳導演所舉辦的「金虎獎」(Tiger Awards)競賽,以及「捷克金獅獎」(Czech Lion Awards)最佳女主角等提名。
大衛.昂德利克在2000年推出第二部劇情長片《迷失的波西米亞》(Loners),除了在 國外獲得不少獎項的肯定,還一舉提名十項捷克金獅獎,同時更宣告了自己在捷克的票房實力。後續作品《笨蛋.野味.蘑菇湯》(One Hand Can’t Clap)與《捷克有間大酒店》(Grandhotel)大體上延續前兩部作品的怪咖小人物路線,以晶瑩剔透的詩意質感去挖掘平淡的每日生活中各樣被忽略 的奇蹟與存在感,但情節編排上更為鬼馬怪趣,角色性格的塑造也更顯敏感而神經質。如果說同輩的兩位「雙楊」導演,其創作內容與捷克政經歷史血脈有著無法切 割的緊密聯繫,那聲稱自己是「斷裂的一代」(Generation of Breaking)的大衛.昂德利克,其作品背景儘管全設定在當代捷克,片中主人翁對抗資本經濟的阿Q方式以及種種生活瞬間的靈光乍現,在詭奇辛辣的幽默 中所放射出的短暫激情與感傷,其實仍是與捷克新電影的「接續性」美好傳統隱隱相連。
之所以批判現實,除了源自其與理想上的嚴重 落差,更是因為對於理念與真切信仰的未曾放棄。正因為有所相信,所以決定去批判。大衛.昂德利克作品中各樣角色的喜怒哀樂,他們對於人生目標的追尋、失 落、困惑、放棄與不懈的努力,全是因緣於此。今年正值「布拉格之春」40週年,如果你還不認識大衛.昂德利克這位作品充滿療癒氣息的當代捷克名導演,本屆 高雄電影節絕對是你認識他最恰當的時機。
附錄:大衛.昂德利克創作年表
《捷克有間大酒店》(Grandhotel),2006
《笨蛋.野味.蘑菇湯》(One Hand Can't Clap),2003
《迷失的波西米亞》(Loners),2000
《Whisper》,1996
《Mystic Skate Cup》,1996 (TV)
《Videománie》,1994 ( TV series)
《Prouza a Priessnitz》,1992
《Theodor Pistek》,1991
《Lucie Tour》,1990
《Om...》,1990
台灣觀眾對於捷克電影的印象,應該是始於「捷克新浪潮」。它醞釀於上個世紀的5○年代,正式興起於1963年,然後在1968年攀上巔峰,可惜同年「布拉格之春」卻逼使它畫下句點。五千蘇聯坦克壓境,不僅戳破捷克的政治理想,也終結了這則新浪潮傳奇。
觀 賞捷克電影,或許是瞭解這個民族最迅速也最有趣的方式之一。銀幕上的捷克歷史,宛如一條多舛卻幽靜的長河,幾經政治的分裂與彌合,卻因其獨特的民族性格而 呈現一股淡定自若的堅韌。許多捷克導演偏好以嘻笑怒罵的方式去透露埋藏其間的深切悲傷,或許撕裂的傷口會永遠留下疤痕,但捷克電影卻總是在出人意表的時刻 奏起那宛如魔法的旋律,在歷史的痛處輕盈自在地漫舞,讓華麗的幽默舉重若輕地撫慰過於沈重的記憶,令人久久難忘。
捷克新浪潮出現之 前,捷克電影大多符合官方意識形態,仍抱持著「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憧憬。直到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伊利.曼佐(Jirí Menzel)、齊蒂洛娃(Vera Chytilová)等一群畢業於「捷克布拉格電影學院」(Film and TV School of the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in Prague,簡稱FAMU)的年輕創作者倡議取材日常生活,輔以寫實主義式的影像風格,透過苦澀的幽默去凸顯生活的磨難,提出對於社會主義的反思和對社 會現實的批判,而一舉定義了捷克新浪潮美學,也確立了捷克電影在歷史上的地位。不過相較於法國新浪潮的「顛覆」性,當年這群捷克新銳導演並不願意就此與前 輩決裂,他們反倒認為捷克新電影其實是在「接續」傳統,一方面改編經典文學作品,一方面也接續了2○年代到4○年代捷克文化的各種思潮。
而 這樣的接續性,歷經1989年「絲絨革命」與1993年捷克跟斯洛伐克解體,再度體現於今日的捷克新銳創作者身上。例如台灣觀眾熟知的「雙楊」:拍攝《遊 子》(Kolya)、《布拉格練習曲》(Empties)的楊.斯維拉克(Jan Sverák)與拍攝《甜蜜的永遠》(Cosy Dens)、《分道不揚飆》(Divided We Fall)的楊.霍布耶克(Jan Hrebejk),以及本屆高雄電影節的焦點導演─大衛.昂德利克(David Ondrícek),都是明顯的例子。
大衛.昂 德利克,1969年出生於布拉格,他的父親是捷克新浪潮時期的著名攝影師米洛斯拉夫.昂德利克(Miroslav Ondrícek),除了為米洛斯.福曼早期作品掌鏡之外,也曾與英國新浪潮代表人物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合作《假如》(If…)。儘管家學淵源,大衛.昂德利克卻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是屬於從小看MV長大的一代,對捷克電影傳統並無特 別的情感連繫。他在1987到1992年間追隨伊利.曼佐、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等前輩腳步,就讀於布拉格電影學院(FAMU),畢業後先是拍了好幾部紀錄片,隨後於1996年交出首張劇情長片的導演成績單《耳 語》(Whisper)。該片不但成為當年度第二賣座的捷克本國電影,隔年更入圍了「鹿特丹影展」(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專為新銳導演所舉辦的「金虎獎」(Tiger Awards)競賽,以及「捷克金獅獎」(Czech Lion Awards)最佳女主角等提名。
大衛.昂德利克在2000年推出第二部劇情長片《迷失的波西米亞》(Loners),除了在 國外獲得不少獎項的肯定,還一舉提名十項捷克金獅獎,同時更宣告了自己在捷克的票房實力。後續作品《笨蛋.野味.蘑菇湯》(One Hand Can’t Clap)與《捷克有間大酒店》(Grandhotel)大體上延續前兩部作品的怪咖小人物路線,以晶瑩剔透的詩意質感去挖掘平淡的每日生活中各樣被忽略 的奇蹟與存在感,但情節編排上更為鬼馬怪趣,角色性格的塑造也更顯敏感而神經質。如果說同輩的兩位「雙楊」導演,其創作內容與捷克政經歷史血脈有著無法切 割的緊密聯繫,那聲稱自己是「斷裂的一代」(Generation of Breaking)的大衛.昂德利克,其作品背景儘管全設定在當代捷克,片中主人翁對抗資本經濟的阿Q方式以及種種生活瞬間的靈光乍現,在詭奇辛辣的幽默 中所放射出的短暫激情與感傷,其實仍是與捷克新電影的「接續性」美好傳統隱隱相連。
之所以批判現實,除了源自其與理想上的嚴重 落差,更是因為對於理念與真切信仰的未曾放棄。正因為有所相信,所以決定去批判。大衛.昂德利克作品中各樣角色的喜怒哀樂,他們對於人生目標的追尋、失 落、困惑、放棄與不懈的努力,全是因緣於此。今年正值「布拉格之春」40週年,如果你還不認識大衛.昂德利克這位作品充滿療癒氣息的當代捷克名導演,本屆 高雄電影節絕對是你認識他最恰當的時機。
附錄:大衛.昂德利克創作年表
《捷克有間大酒店》(Grandhotel),2006
《笨蛋.野味.蘑菇湯》(One Hand Can't Clap),2003
《迷失的波西米亞》(Loners),2000
《Whisper》,1996
《Mystic Skate Cup》,1996 (TV)
《Videománie》,1994 ( TV series)
《Prouza a Priessnitz》,1992
《Theodor Pistek》,1991
《Lucie Tour》,1990
《Om...》,199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