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於〈電影欣賞〉季刊,請勿轉載,謝謝!







《拼出真愛》以一個具有拼字記憶力天份的小女孩伊萊莎的角度,來看她的家庭裡暗潮洶湧的種種危機。從事宗教研究的教授父親(李察基爾不太令人深刻的詮釋)原本重男輕女,在發現伊萊莎的天份之後,把這份天上掉下來的天賦當成與上帝溝通的媒介,開始投注全副心力栽培女兒參加全國拼字大賽(National Spelling Bee)。另一方面,伊萊莎的母親(茱莉葉畢諾許接演這個角色,真是被浪費了)長久以來受困於往事陰影的病情逐漸嚴重,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行徑;而伊萊莎的哥哥則在備受父親忽略的情況下,轉向某印度教派(Hare Krishnas)尋求慰藉。



《拼出真愛》改編自米拉.葛德博(Myla Goldberg)的暢銷小說,編劇則是赫赫有名的娜歐咪.福納.吉倫何(Naomi Foner Gyllenhaal)。娜歐咪的另一個身份,即是炙手可熱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男主角傑克.吉倫何(Jake Gyllenhaal)的母親。娜歐咪的編劇代表作品是《不設限通緝》(Running on Empty),而她也與導演丈夫史帝芬.吉倫何(Stephen Gyllenhall)以夫導妻編的模式,合作過《危險的女人》(A Dangerous Woman)等電影。



可惜的是,娜歐咪這回並沒有改編出一個精彩的劇本。或許是原著要說的東西太豐富,對於宗教、對於心理的剖析與質問,硬要塞進一百二十分鐘以內全部說完,也只能求說得順暢了。導演搭檔史考特.麥格希(Scott McGehee)與大衛.席格(David Siegel)曾經執導過親情驚悚片《暗夜搖籃曲》(The Deep End),他們一向執著影像上的設計,每個鏡頭都看得見用心,這項特色當然也沿用到《拼出真愛》上。問題是,《拼出真愛》要說的、要表現的、要暗示的實在太多,利用「拼字比賽」來作為整部電影對家庭、對宗教、對信念的質問與瓦解,是否真的達到了目的?結果整部電影最具衝擊性的一刻,其實跟拼字無關,而是來自那張表面上看似和樂的全家福合照。
假如《拼出真愛》敗在野心太大,什麼都說了,卻都只觸到了皮毛,片名「Bee Season」之於整部電影在意念上的啟發與修補,未免顯得單薄;那相形之下,故事、人物簡單很多的《親情難捨》,無疑是成功的示範。它的英文片名「The Squid and the Whale」充分達到功效(註1),詩意且充滿想像空間,甚至在看完電影之後,那片名所產生的意象還能牢牢地佔據觀眾的腦海,逐漸膨脹、膨脹,然後引爆…。



原來,身兼《親情難捨》編、導的諾亞.鮑姆巴赫(Noah Baumbach)(導演玉照請見下圖),在去年九月才剛與女星珍妮佛.潔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結婚;原來,諾亞.鮑姆巴赫曾經和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合力編寫《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的劇本(註2),也難怪這兩部電影中所描述的親子情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早先對《親情難捨》的粗略印象,來自這部片拿下日舞影展的最佳導演獎,也在去年底的奧斯卡熱季拿了幾個影評人協會的編劇獎,接下來又入圍六項獨立精神獎、三項金球獎及一項奧斯卡,只可惜最後皆以槓龜收場。這是一部讓人看完之後,心中會不自覺地微笑,但又微微感到酸澀的動人小品。只有八十分鐘的片長,二十三個工作天,七個重要角色,超十六釐米底片、手提攝影機、實景拍攝,簡單而達到效果的音樂與攝影,配合時代背景的插曲…,當然最重要的是,《親情難捨》有一個可以用「完美」來形容的劇本。



故事設定在1986年,那時諾亞.鮑姆巴赫本人才十七歲。是的,《親情難捨》的確夾雜著大量屬於諾亞個人的私密回憶,他以極其細膩、自然的筆觸,描述了一對夫妻離婚之後,兩個兒子以及各自交往對象所面臨的痛苦與哀愁(註3)。諾亞在接受「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專訪(註4)時提到,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好奇心》(Murmur of the Heart) 及高達(Jean-Luc Godard)的《斷了氣》(Breathless)對《親情難捨》的確有啟發性的影響;另一方面,剛好在1986年問世的《心火》(Heartburn)及《藍絲絨》(Blue Velvet),也對《親情難捨》別具意義,前者是他個人電影情懷的感性抒發,後者則是處心積慮的致敬(電影裡特別安排劇中人上戲院觀賞《藍絲絨》)。



諾亞塑造了一個整天把自己的文學博士頭銜與當年豐功偉業掛在嘴邊,永遠自憐自艾的父親角色。他那副因為自卑而膨脹得益發惹人厭的傲慢菁英姿態,原來是為了掩飾自己在物質上、精神上的「窮酸」性格。相形之下,離婚後的母親可以一再地更換性伴侶,只因為情感迷惑,只因為感覺不對。同樣頂著文學博士頭銜,母親甚至不在意新男友只是個沒唸啥書的過氣網球選手,這種有話直說,有愛直做的性格,無疑可愛多了。過氣的作家父親,面對的是日漸走紅文壇的前妻,以及有意勾引他的女學生;崇拜父親的大兒子,一方面接受愛慕他但長相普通的女同學的示好,一方面卻貪戀借住家裏的女學生的性感身段。大兒子痛恨母親對婚姻的不忠,於是下意識地壓抑自己對母親的依賴感,開始自以為是地恨起母親。


電影的開場,是一家四口的網球雙打。在你來我往的攻防之間,《親情難捨》正向觀眾暗示著,這是一場關於「選邊站」的對戰。諾亞編寫了好幾場父親與兩個兒子在車上的各別談話(多半是父親給予兒子「指點」),以及母親與兩個兒子分別在舊居的針鋒相對,技巧地質問了結縭十七年的夫妻離婚後還可以共享什麼?再也無法共同擁有什麼?父親的新居與母親的舊居恰好隔著中央公園相望,兩兄弟連同那隻無法分割的家庭寵貓,被迫一三五、二四六、單週雙週地奔波公園的兩邊。劇本非常巧妙地安排這隻貓在關鍵時刻任性地跳開,好一個有趣的對比!兩個兒子再怎麼不認同雙親,終究只能選某一邊站,反倒是畜牲更具有選擇的自主權。



母親的不貞與出軌,其實並非摧毀這個家庭幸福的關鍵,甚至遠比不上所謂的「共同監護權」醜陋真相被揭穿之後,那殘酷地滿溢出來的難堪與無奈。當大兒子自我催眠的謊言被猛然戳破,女友離他而去,加上撞見父親與女學生親熱等打擊接踵而至,一切才慢慢澄澈了起來。故事發展至此,諾亞.鮑姆巴赫那尖銳又敏感,靈活而原創的才情,已完完全全地展現在大銀幕上,也算是徹底實踐了他那文藝世家自小灌輸他的作者論(Auteur Theory)。



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所有的曖昧與不滿撲面而來,大兒子跑去水塘「自我清醒」了一番,父親跑來舊居試圖和母親和解未果。當父子倆分守兩邊合力抓住躲在車底下的家貓時,父親一句「I Got Him」實在有趣,他要抓的,似乎不只是貓而已,還包括他的兒子、老婆與家庭。偏偏貓還是跑掉了,父親起身走向正要對他的車開違規停車罰單的警察(暗示父親的不合法地位),卻差點被後面來車撞到。從開場的網球雙打、卡夫卡的小說,到近收場時父親口中突然蹦出的那句《斷了氣》經典台詞、小兒子提到的烏龜與星期六、以及大兒子口中「抹香鯨與大烏賊」(Sperm Whale and Giant Squid)的本尊…,每個舉動、每個轉折、每句對話,都蘊含了無比豐富的弦外之意。諾亞.鮑姆巴赫那近乎完美的節奏,一步一步把這七十幾分鐘的影像裡的種種指涉,緊密地串連起來,構築出一道堅實的感情線。生命中最深刻的體驗,很可能來自看似微不足道的片刻 -- 那同時夾雜著恐懼與歡愉的小小片刻。那曾經自以為深深懼怕、自以為無法承受的心結,一旦破水而出,竟開始瀰漫著一種奇異的、如釋重負的感覺,輕盈、美妙得彷彿背後長出了一雙翅膀,讓自己暢遊天際…。


《親情難捨》絕對是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獨立製片的驕傲,更是可以和《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親密關係》(Terms of Endearment)及《不設限通緝》(Running on Empty)平起平坐的經典親情電影。羅拉.琳尼(Laura Linney)與傑夫.丹尼爾(Jeff Daniels)的表演沒能獲得奧斯卡青睞實在可惜,特別是傑夫.丹尼爾,本片應該是繼二十幾年前的《親密關係》、《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及《散彈露露》(Something Wild)之後,他所接到最有發揮,也最具深度的角色。至於飾演大兒子的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其實早在《震撼性教育》(Roger Dodger)中就已證明過自己的潛質,甚至連《魔咒》(Cursed)這部爛片都能因為他的演出而綻放出小小光芒。毫無疑問地,這回經過《親情難捨》的洗禮,又一顆閃耀的明日之星誕生了。此外,飾演父親離婚後交往對象的安娜.派昆(Anna Paquin),及飾演母親男友的威廉.鮑德溫(William Baldwin)雖然戲份不多,表現仍令人深刻。尤其近年星運不繼的威廉.鮑德溫,在片中演個過氣網球選手,那種沒啥氣質卻鄉土、善良得可愛的模樣(十年前他還保持名模體態時,他絕對不可能能接演這種落魄又中年發福的角色),還真帶了點意在言外的嘲諷哩。







註1:

「烏賊與鯨」這個片名來自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招牌展覽「抹香鯨與大烏賊」(Sperm Whale and Giant Squid)。相關資料及圖片如下。

http://www.amnh.org/exhibitions/permanent/ocean/01_dioramas/n_spermwhale.php



註2:

韋斯.安德森之前的編劇搭檔是好萊塢男星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從《海海人生》開始,他改和諾亞.鮑姆巴赫合作,兩人目前正在籌備童書改編的新作《The Fantastic Mr. Fox》。韋斯.安德森同時也是《親情難捨》的製片。



註3:

諾亞.鮑姆巴赫的父親強納森.鮑姆巴赫(Jonathan Baumbach)的確是一名作家兼影評人,相關資料如下。

http://www.frigatezine.com/bio/biojonat.html

http://www.lofipress.com/b_anovel.asp



諾亞.鮑姆巴赫的母親喬琪亞.布朗(Georgia Brown )則是著名東岸影評人,活躍於八○年代末期的「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在《親情難捨》中,羅拉琳妮飾演的母親同樣是一名作家,不過諾亞不忘在一段回憶戲中提起,她非常熱愛電影。以下是一篇關於喬琪亞.布朗其人其事的文章。

http://www.villagevoice.com/film/0539,fnelson,68222,20.html



註4:

該專訪來源如下。

http://villagevoice.com/film/0539,fwinter,68221,2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