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電影欣賞〉季刊,請勿轉載,謝謝!
從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衝擊效應》(Crash)的發行商獅門影業(Liongate)投票前的鋪天蓋地DVD贈片攻勢奏效;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以HD拍攝的人性謀殺小品《泡沫》(Bubble),兵分三路同時進駐戲院、有線付費頻道、DVD零售市場的奇襲策略;到英國著名的線上DVD租售網站Lovefilm甫實施付費下載正版電影的新經營模式(首批片單包括藝術取向的金熊獎得主《關塔納摩之路》(The Road to Guantanamo)及票房鉅片《金剛》(King Kong)等),假如再加上海峽另一邊的中國碟機產業正努力推動的「自主產權EVD」(註)…,算一算,平均每個季節還真的都會發生一件攸關DVD,攸關全球電影工業的大事呢。
生活在這個網路橫行無礙的二十一世紀,如果一個影迷依舊堅持守著電影院不放,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好些被台灣院線拒絕的獨立佳構,包括《拼出真愛》(Bee Season)、《真實謊言》(Separate Lies)、《拿破崙炸藥》(Napoleon Dynamite)、《完美結局》(Happy Endings)、《證明我愛你》(Proof)、《親情難捨》(The Squid and the Whale)及《決戰夜》(Night Watch),就這麼在風和日麗的某日,被擺進了百視達或亞藝的櫃子,等著識貨的影迷臨幸。
好萊塢的確是個有趣而且迷人的地方,當全世界的電影工業都努力掌握好萊塢爆米花的精髓之際(《決戰夜》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好萊塢的邊緣仍存在著一群可愛的獨立電影工作者,努力向觀眾證明影像創作所能爆發出的,最初始的、質樸的能量。
註:
身為全球最大的DVD機生產基地,中國的DVD產業向來缺乏專利費和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識,所以當所謂的六C聯盟(指提供各別擁有之專利以制定DVD規格之七家公司,包括AOL Time Warner (美國線上時代華納)、Hitachi(日立)、Panasonic(松下)、Mitsubishi(三菱)、Toshiba(東芝)、IBM和JVC)向中國企業索取各項權利金時,為突破高額專利效應,從1999年6月開始研發EVD技術,2004年信息產業部宣布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新一代高密度數字激光視盤系統」的簡稱)成為國家「電子行業推薦性標準」。
中國DVD行業的致命缺陷,在於行業標準和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中國打的如意算盤是,開拓EVD市場不但使DVD企業在與六C聯盟談判時籌碼更多,將來與企圖打入中國的相關影音產業交易時,更方便取得主導權。不過EVD上市至今,遭遇到的問題不少。首先,號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實仍需交權利金(核心技術依然購自美國企業),再加上基於市場佔有率的考量,EVD機採取向下兼容 DVD的設計,因此原來要交的DVD權利金也不能少。再者,中國盜版DVD碟片的猖獗,其價格與片源(美商態度尤其是關鍵)上的優勢,更是標榜正版、高畫質的EVD碟片的最大致命傷(換另一個說法,沒有盜版DVD碟片的廉價流通,中國也不可能成為全世界DVD機最普及的國 家)。最重要的一點,EVD面臨了內憂、外患的同時圍剿。內憂方面,EVD面臨了同樣屬於紅光技術的HDV、HVD價格上的打壓(導致銷量只有HDV、HVD的一半不到);外患方面,藍光技術從儲量、解析度到片源,都遠較紅光技術佔有優勢。不免讓人懷疑,屬於紅光技術的EVD機,還能走多遠?
從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衝擊效應》(Crash)的發行商獅門影業(Liongate)投票前的鋪天蓋地DVD贈片攻勢奏效;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以HD拍攝的人性謀殺小品《泡沫》(Bubble),兵分三路同時進駐戲院、有線付費頻道、DVD零售市場的奇襲策略;到英國著名的線上DVD租售網站Lovefilm甫實施付費下載正版電影的新經營模式(首批片單包括藝術取向的金熊獎得主《關塔納摩之路》(The Road to Guantanamo)及票房鉅片《金剛》(King Kong)等),假如再加上海峽另一邊的中國碟機產業正努力推動的「自主產權EVD」(註)…,算一算,平均每個季節還真的都會發生一件攸關DVD,攸關全球電影工業的大事呢。
生活在這個網路橫行無礙的二十一世紀,如果一個影迷依舊堅持守著電影院不放,會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好些被台灣院線拒絕的獨立佳構,包括《拼出真愛》(Bee Season)、《真實謊言》(Separate Lies)、《拿破崙炸藥》(Napoleon Dynamite)、《完美結局》(Happy Endings)、《證明我愛你》(Proof)、《親情難捨》(The Squid and the Whale)及《決戰夜》(Night Watch),就這麼在風和日麗的某日,被擺進了百視達或亞藝的櫃子,等著識貨的影迷臨幸。
好萊塢的確是個有趣而且迷人的地方,當全世界的電影工業都努力掌握好萊塢爆米花的精髓之際(《決戰夜》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好萊塢的邊緣仍存在著一群可愛的獨立電影工作者,努力向觀眾證明影像創作所能爆發出的,最初始的、質樸的能量。
註:
身為全球最大的DVD機生產基地,中國的DVD產業向來缺乏專利費和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識,所以當所謂的六C聯盟(指提供各別擁有之專利以制定DVD規格之七家公司,包括AOL Time Warner (美國線上時代華納)、Hitachi(日立)、Panasonic(松下)、Mitsubishi(三菱)、Toshiba(東芝)、IBM和JVC)向中國企業索取各項權利金時,為突破高額專利效應,從1999年6月開始研發EVD技術,2004年信息產業部宣布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新一代高密度數字激光視盤系統」的簡稱)成為國家「電子行業推薦性標準」。
中國DVD行業的致命缺陷,在於行業標準和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中國打的如意算盤是,開拓EVD市場不但使DVD企業在與六C聯盟談判時籌碼更多,將來與企圖打入中國的相關影音產業交易時,更方便取得主導權。不過EVD上市至今,遭遇到的問題不少。首先,號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實仍需交權利金(核心技術依然購自美國企業),再加上基於市場佔有率的考量,EVD機採取向下兼容 DVD的設計,因此原來要交的DVD權利金也不能少。再者,中國盜版DVD碟片的猖獗,其價格與片源(美商態度尤其是關鍵)上的優勢,更是標榜正版、高畫質的EVD碟片的最大致命傷(換另一個說法,沒有盜版DVD碟片的廉價流通,中國也不可能成為全世界DVD機最普及的國 家)。最重要的一點,EVD面臨了內憂、外患的同時圍剿。內憂方面,EVD面臨了同樣屬於紅光技術的HDV、HVD價格上的打壓(導致銷量只有HDV、HVD的一半不到);外患方面,藍光技術從儲量、解析度到片源,都遠較紅光技術佔有優勢。不免讓人懷疑,屬於紅光技術的EVD機,還能走多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