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歷經《英雄》、《十面埋伏》及《無極》的大失敗,中國總算交出一部上得了檯面的大製作電影。不過,《夜宴》真的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馮小剛所執導的電影嗎?我猜想,如果不是身兼本片策劃的邱剛健的原創idea(掛名《夜宴》首席編劇的是以政策劇《走向共和》揚名的盛和煜),如果不是邱剛健向來對男性沙文、天下國家的一貫批判與顛覆(註),光憑盛和煜的人文質素,應該不太有機會成就今日這場豐盛的《夜宴》。



庶民的馮小剛真的不見了嗎?是的,過去觀眾熟悉的那個不見不散沒完沒了的馮小剛,的確不見了。不過,這不見得就是壞事。至少從刻意模擬好萊塢《魔戒三部曲》戒靈造型的開場羽林衛追殺、中國戲劇最拿手的勾心鬥角政治權謀(厲帝與婉后言語中暗藏機峰的較量,大殿上以雕屏風試眾臣那場戲尤其拍得好)、邱剛健擅長的後宮香豔淫樂(厲帝與婉后那些淋漓的雙關對話)、婉后一介弱女子的生存厚黑學(聽聞厲帝派遣太子出質契丹,由驚訝不捨而順從再轉而遷怒青女的情緒變化,尤其精彩)、古裝大戲絕不缺席的武打場面、傳統中港言情的幽怨糾纏、以至彷彿希臘歌隊般的戲中戲設計(前後呼應的兩場吳越白衣伎人歌舞,及立后大典上帶著現代劇場味道的戲中戲)…,馮小剛都拿捏得四平八穩,全部到位。縱然很多影迷為馮小剛迷人的特色在《夜宴》中蕩然無存而感到失落,縱然許多時候劇中的對話嫌多(讓鏡頭代替言語會更好)、嫌說得太白,但我仍以為,馮小剛已經很努力地在他的位置上,做好他該做的。面對大筆資金的誠惶誠恐,讓我們見到了一個節制而謹慎,自覺而謙卑的馮小剛,而這點,正是讓《夜宴》在成績上遠遠超越膨風得過火的《英雄》、《十面埋伏》及《無極》的關鍵。



馮小剛過去作品最迷人之處是什麼?我想是他與最佳拍檔葛優合力營造出的那股「庶民階級無賴的魅力」。這回無賴依舊是葛優,猥瑣依舊,卻從市井登堂而入皇城,牙尖嘴利的冷面笑匠變身為陰狠毒辣的篡位梟雄,或許因此推翻了很多支持者的期待,以致從角色外型到詮釋的批評聲不絕於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有幾個華人男星能有這般功力,把「含燙了」、「暖心」這類肉麻死人的話說得猥瑣中帶著深情?縱然那句「是復仇的慾望,幫你穿透了死亡之谷,還是你的寂寞打動了女人的心,讓她們幫助你維繫了生命」實在瞎得經典,但真正該怪的應該是編寫大部分對白的盛和煜,對於古文與白話的拿捏轉換缺乏更深厚的功力。或許找個古文專家把這段話改寫成五言、七言絕句,效果會比較好?



技術部份,葉錦添向來極度浮誇華麗的風格化美術設計,對於《阿嬰》、《誘僧》及《夜宴》這類劇場色彩濃厚的電影而言,絕對是一大助力(即使《臥虎藏龍》的婉約留白是更難得的突破)。紅色與黑色壓迫性的張狂配合廣闊宮廷的縱深,那華麗、激情的慾望與死亡,對照開場藉由宛若希臘劇場的吳越藝館所帶出的疏離氛圍,以及中場北方雪原所象徵的皚皚洗滌,再次證明葉錦添的天份一旦能與導演的sense完美配合(《無極》就是一次失敗的合作),絕對能締造驚人的視覺奇蹟。令我驚喜的還有譚盾的配樂。他擺脫了《臥虎藏龍》的鼓擊後遺症,大膽以鋼琴彈奏主旋律,交雜人聲詠嘆及管弦樂營造出浩瀚的史詩感(相對的,雪原擊殺那場戲的急絃繁管也成功達到效果),湧現出一種溫柔的現代感,而且還奇異地與古典的劇情節奏緊密包容。比較可惜的是袁家班負責的動作設計。章子怡與吳彥祖那場藉武打喻情喻性的雙人舞(武)設計縱然美不勝收,但太過氾濫的慢動作武術設計(類似程小東向來偏好的舞蹈化慢動作),到後來只讓我覺得頭暈。
說到底,《夜宴》畢竟是一部對準市場的主流電影。馮小剛沒有條件如同羅卓瑤拍《誘僧》那般放肆而大膽,所以莎翁裡亂倫的氣息,以及邱剛健劇本邪魅肉慾的先天特色,都很保守地只殘留下耐人尋味的蛛絲馬跡。不過光是觀察片中種種有趣符號與曖昧的蛛絲馬跡,就夠我這類觀眾興奮的了。哈姆雷特與死去父王鬼魂的對話,轉換為那副莫名滴下淚水的先帝頭盔;哈姆雷特的戀母情結,則為因應章子怡的婉后身份年齡而改為言情多角戀;另外,一再給予特寫鏡頭的皇徽玉珮、太子沈迷的吳越歌舞,以及伎人臉上所帶著的面具,都是很精彩的運用(只是我以為最後高潮讓垂死的青女幫暴露身份的太子摘下臉上面具,效果說不定會更好)。



比較可惜的是,《夜宴》儘管成全了一個女人(婉后),卻敗在兩個男人(厲帝、無鸞)身上。厲帝對婉后(青春乎?肉體乎?)的貪戀與執著,只用了「暖心」等三言兩語來成全,卻缺乏真正讓厲帝甘心飲下毒酒更說服人的動機,無法讓厲帝可鄙可悲之餘,卻也更可憐(好在厲帝死前一句「皇后敬的酒,我怎能不喝」,葛優詮釋得太好,算是挽回一局)。另外,關於太子無鸞的復仇意志,也缺乏更具血肉的描寫。哈姆雷特從舉棋不定到堅定復仇的決心,當年肯尼斯布萊納曾經善用雪景做出了史詩格局的示範。《夜宴》雖然有出現雪景,也安排太子在前往契丹途中遭逢暗殺,卻沒有趁機以景言情。並不戀棧皇位的太子,究竟是為了婉兒?為了皇位?還是為了那個曾經搶走他的婉兒卻隨後遭叔父殺害的父親,才回來復仇?太子心境轉折上的蒼白,對比厲帝在大殿上稱他「氣勢如虹」,竟感覺是有點反諷了。



好在那個荒謬地急轉直下的一連串悲劇性死亡,為《夜宴》扳回一城,讓我想起了《戰士終結者》(Titus)及《醜聞》這兩部改編經典劇碼的電影。正如同茱莉泰摩與李在容在咀嚼、消化經典的同時,成功注入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觀點,《夜宴》那段幻夢般柔軟而病態自溺的獨白,在章子怡精準無瑕的詮釋之下(就如同李在容利用《醜聞》最後那個鏡頭傳遞一股悲憫與無奈),的確劃下了一個不尋常、淒豔的休止符。







註:

從古早的《愛奴》到八○年代的《唐朝豪放女》、《唐朝綺麗男》,以及與許鞍華、關錦鵬、區丁平合作的幾部經典,邱剛健(邱戴安平)的劇本已經成了一個品牌,一個中港台三地無人膽敢僭越的情色標記。九○年代以降,除了幫關錦鵬編寫《阮玲玉》,邱剛健只是自編自導了《阿嬰》,一部重新詮釋羅生門的風格之作。可惜的是,這部大膽異色的劇場化電影,最後被淹沒在當年一堆新式武俠華語片中。







附記:

.《英雄》&《十面埋伏》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1328996/20040924211746



.《無極》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2963651/2006010500181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3044913/20060107094858



.《手機》&《天下無賊》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4119744/200501190405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