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馬獎頒完的隔天,許多份報紙紛紛以「看好戲」的心態報導蔡明亮酸溜溜地抱怨金馬獎評審放棄開創自身品味的大好機會,寧願尾隨觀眾胃口錦上添花的情緒性用語。這幾句重話因而引起許多觀眾的不滿,開始對《不散》、《不見》的美學開砲,批評蔡導的片是拖垮台灣電影的罪魁禍首,指責他一系列作品對大眾的艱澀難懂……。



首先我不滿的是,國內媒體向來不願在國片最需要支持的關鍵時刻遞上一盞燭火,偏偏從來不吝惜在好不容易點燃的燭火遇上強風時,順手煽個幾下。以最近上映的三部國片來舉例,《不散》、《不見》及《殺人計畫》的見報率跟最新兩集《無間道》佔滿媒體版面的優勢能比嗎?蔡明亮師徒以苦行僧姿態走遍台灣校園(忽然想感謝台灣有這麼多大學),一場又一場的座談演講內容,出現在報章雜誌或電視娛樂新聞裡的又有多少秒多少字呢?很多人知道《無間道》第三集十二月十二日在國賓戲院上映,很多人從鉅細靡遺的報導中知道劉德華在記者會上枯等黎明一小時;很多人卻不知道《殺人計畫》已經上映了,更不清楚哪些戲院只放《不散》、哪些只映《不見》、而兩部連映的又是哪間……。



至於金馬獎,如果是要表揚電影產業成就,《無間道》絕對當之無愧,有問題的卻是金馬獎的「菁英小組評審團模式」。台灣撐不起一個健全的電影工業系統是事實,成立不了影藝學院是無奈,要求十個評審鉅細靡遺地評斷極度專業分工的技術獎項,在國際間也算是奇蹟一樁!姑且對評判機制的技術性瑕疵視而不見(還是期許咱們金馬能建立一套能說服人的評判準則啦),接下來還有滔滔不絕的討伐聲浪企圖淹沒兩個特別「安慰獎」。說真的,「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及「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兩項特別獎真的這麼礙眼嗎?我從來不覺得這只是安慰獎呢!就像往年幾部美國獨立精神獎的得獎片,即使「有幸」獲奧斯卡青睞,往往只是當當璧花妝點奧斯卡的「有容乃大」罷了。從「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從「英國影藝學院年度最佳影片」到看似為其「附屬」的「Alexander Korda年度英國本土電影獎」及「Carl Forman年度傑出電影工作新銳獎」,受觀眾歡迎的、受菁英評審團青睞的、受電影工業體制(各國影藝學院會員)支持的,永遠沒個準兒。而創作者,最最最在乎的,應該還是自家觀眾是否願意上戲院給予實際上的支持吧。





其實,對於台灣電影和金馬獎,要說的何止是區區一兩千字呢……。





金馬獎的第四十個年頭已在《無間道》的滿貫掌聲中落幕。如果把得獎名單當作回答選擇題,那年度金馬大拜拜後的一連串「台灣電影處境」大哉問,就是各家媒體、學者到本土電影從業人員接下來忙著處理的申論題了。這些年復一年的爭議點包括對於身為金馬地主國的台灣電影漸趨邊緣化的研究;對於明年的金馬獎是否還有必要繼續辦下去的質疑;如果還要繼續辦,金馬遊戲規則又該怎麼定;最後,則是對於大部分台灣電影與本土觀眾明顯貌合神離的窘境提出解讀。



以上討論其實行之有年,卻一直難以歸結出一份共識。全民開講時間大約從金馬每年開辦招生的九月熱絡到放榜的十二月,從感嘆國片報名數量、入圍數量的一年不如一年到主要獎項的拱手讓港,政府部門召見幾個傑出本土電影工作者、舉辦幾個相關研討會、藉由星光、國際影展刺激國內電影市場…聖誕節過後,所有關於金馬獎的生死廝殺瞬間雲淡風輕,大夥屁股拍拍準備過節去,誰還有時間去擔心年度產量淪落到個位數的幾部入圍台灣影片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在台公開放映,誰還記得《不見》或《不散》在金馬獎拿下什麼獎?所有問題於是留待來年再解,成為永無止盡的迴圈提問。



得獎名單所反應的,往往是特定時空裡特定場域內的某群人的品味角力下的妥協結果。但金馬獎評判機制的定位難堪在於,到底是要建立表揚國族電影工業成就的影藝學院會員大規模票選制度(從奧斯卡、英國影藝學院獎、到香港電影金像獎等),還是要遵循坎城、柏林影展那套小組規模的菁英評審方式?從金馬獎的評判機制來看,走的是追求藝術品味的國際影展小評審團模式;從金馬獎項顧及專業分工等技術層面觀之,表揚年度華人電影「工業」成就的企圖卻是極其明顯。眼看著,金馬獎在兩種評鑑方式裡搖擺不定竟已奔騰了四十年,而台灣電影也從年產上百部電影的「中盤商」淪落為一年勉強湊出十部片的「手工藝品店」!



這已不是在《無間道》大獲全勝後拋出一句「台灣的《無間道》又在哪裡」所能交代得了的。香港電影工業長期以來注重專業分工,再加上電影人遠比好萊塢團結的凝聚力(光看他們舉辦抗SARS晚會、拍攝短片等就感受得到),都是《無間道》成形的脈絡;瞧瞧台灣連續劇,還不是晚了日本偶像劇十多年才終於摸索到偶像演員的栽培、服裝布景及燈光攝影美學之於一部戲劇的關鍵性,催生出風靡一時的《流星花園》。今天並不是高薪請香港編劇或大明星助陣,就能馬上把《台灣霹靂火》或《日正當中》等走社會寫實路線的劇碼變身成為「台灣版本的無間道」。攝影、剪接、音效等專業人員的嚴重欠缺,明星培育系統的貧血不健全,在在讓全職電影人幾乎無法單靠接拍本土電影吃飯,一旦有機會赴港赴日發展,放棄寒窯也是理所當然而能諒解的事。只能套用《英雄》的名句:「別把拍電影給想簡單了」。



金馬獎無疑是兩岸三地名聲最響的華語電影獎,既然老是在政治角力中淪為政客的託詞藉口,我們乾脆順便思考一下,台灣舉辦金馬獎的意義與目的究竟為何?事實上台灣早有專為自家人舉辦的台北電影獎,只可惜長期以來缺乏常設機構交接相關聯繫事宜及資料建檔,得標的主辦單位又每每把此獎視為台北電影節熱鬧嘉年華會的附屬,放棄把它打造為本土電影工業的麥加聖地。



為了彌補台灣電影老是在重要獎項敗陣的遺憾,金馬獎從第35屆開始設立評審團大獎及特別獎,在被譏為年度安慰獎後,索性名正言順地更名成「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及「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兩項特別獎。其實,安慰獎又如何呢?當一個國家的電影工業不足以支撐一個完全的電影獎機制,而必須靠華語電影及香港明星走紅毯來製造能見度時,所有的競爭就已處於不平等的起跑點上了。瞧瞧近年在入圍得獎名單上與奧斯卡高度重疊的英國影藝學院獎,包括《瑪德琳姊妹》、《美麗新世界》等一級影展得獎英國片,甚至是《我愛貝克漢》或《舞動人生》等年度優質賣座英國片,往往也只能勉強跟「Alexander Korda年度英國本土電影獎」及「Carl Forman年度傑出電影工作新銳獎」兩個特別項目沾一下邊。想進一步在導演、演員等項目獲得肯定,還是等小眾的英國獨立精神獎垂青吧!看來英國電影產業情況即使比台灣好得多,在本國電影獎灰頭土臉的悲劇卻半斤八兩,所以咱們金馬倒真可以阿Q地不用過度悲觀。



至於金馬獎的未來走向,給獎標準明確是其一;金馬活動期間藉著舉辦相關研討會廣邀國際電影市場選片等相關人員,推動華語片賣埠及合作案是其二;或許再加強與國際電影媒體的聯絡宣傳,讓金馬與國際影視更「實際」地接軌,總會比目前的賴活狀態好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