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r 13 Tue 2007 10:44
再見,阿榮把拔!(上)

曾經有一部精彩的連續劇出現在我眼前,雖然我很珍惜,但殘酷的現實不斷在我耳邊催促提醒,都已經一個月過去了,我總不能繼續每天跟著阿榮把拔耍白爛,整天重複聽〈垃圾車〉,這樣下去還得了…。所以,終究還是要向阿榮把拔、大D、閃人三姊妹、還有小楓、小櫻、咪路、露亞公主說再見(國民健康操倒是可以保留),因為沒好好說再見的話,無法正式開始下一個沈迷的目標。唉,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 Mar 10 Sat 2007 06:26
跨世代的神奇對話 --【黛妃與女皇】
- Mar 08 Thu 2007 10:28
愛上鴨屎綠高跟鞋…

我看電影很少看第二次以上,因為再怎麼好看的片,除非是為了在寫文時「幫助」回憶細節,不然我總覺得寶貴的兩小時拿來多看另一部片,是比較實際的收穫。然而台劇《親親小爸》卻跟當年的《吐司男之吻》一樣,讓我一看再看,似乎非要把它看到每集都能默背出細節才滿意的地步(有點變態)。雖然《親親小爸》已經演完了,但阿榮把拔和閃人三姊妹的身影還是繼續在我的腦內劇場重複播放。那種想排出《親親小爸》在我體內的餘毒,卻怎麼也排不掉的煎熬,就跟戒菸戒不掉,想減肥不敢吃太多零食一樣,無比痛苦。
- Mar 06 Tue 2007 10:11
寫在看完《親親小爸》之後
- Mar 03 Sat 2007 10:27
台劇的另一種可能性 --《親親小爸》(下)

因為有所「自覺」,《親親小爸》的兩位編劇對整齣戲從角色設定、細節鋪陳、到劇情走向的節奏快慢,都有著紮實的掌控。事實上,這樣的自覺,源自它的自信。那是一種過去只在港片或日劇中才見得到,以無畏的姿態大膽拼貼、惡搞主流或次文化,胡鬧得理所當然的靈敏與自信(遠勝《我的野蠻女友》這類拼貼言情電影)。不只有剪貼《食神》或《喜劇之王》,不只是平行改寫香港言情教主劉鎮偉那句「曾經有一段真誠的愛情,擺在你的面前…」而已,《親親小爸》還把《花樣年華》的經典樹洞,以極其對仗工整的方式,惡搞成空啤酒罐(阿榮Vs珍妮)跟馬鈴薯洞(珍妮Vs蘇柏豪),我只能說這真他媽的銷魂到了極點,遠勝劉鎮偉同樣惡搞樹洞的《情癲大聖》哩。又例如台灣觀眾耳熟能詳的廣告金句「啊!流星」看似被拿來隨手貼,其實卻是跟後來阿榮珍妮兩人搶著丟友情五分戒那場戲(「有飛碟耶」)閃亮相輝映。不過,假如你以為這個友情五分戒就是本劇的「愛情信物」,那未免太小看《親親小爸》了,人家後來還惡搞灰姑娘故事的「真命天女」概念,硬是掰出一個更賤定情物 --「鴨屎綠救命高跟鞋」之定情首部曲,以及仙女姊姊之招贅過去式小插曲。
- Mar 02 Fri 2007 01:09
台劇的另一種可能性 --《親親小爸》(中)修改版!

就像Pip說的,拍喜劇必須要抓住「喜劇feel裡的笨蛋feel」,必須注重「細節」的經營!耍白痴有兩種,一種是耍得有質感有厚度,一種就是刻板印象堆砌成的表面模仿。其實白痴角色不但難寫,而且更難演,過與不及都會壞了整鍋粥,一旦少了那個sense,就會變得很不堪。因為這類缺乏自覺的「做作痕跡」,例如故意把話說得很慢、把動作反應放慢,常露出喜憨兒般的笑容,講話時會跟幼稚園小朋友一樣不自覺數手指頭…,往往會讓這個本來應該很有喜感的角色,變成對詮釋者、對觀眾一種沒腦到了極點的惡毒羞辱。
- Mar 01 Thu 2007 12:22
台劇的另一種可能性 --《親親小爸》(上)修改版!

自從2001年那套橫空出世的《吐司男之吻》之後,除了《我的秘密花園》勉強捕捉到一點日漫那種靈活又充滿生活感的氣味,大部分台製偶像劇對喜劇節奏與靈性的掌控,簡單一句結論,就是死了,不動了,毫無Sense可言(請自行觀賞任何一套三立「愛與xx」系列或素有偶像劇之母美譽的柴智屏小姐製作的偶像劇)。直到2007年二月,《親親小爸》石破天驚的降臨收視跌破1%的華視頻道,終於讓台灣觀眾見證了台製偶像劇的另一種可能性…。
- Feb 26 Mon 2007 13:19
我的紅毯女神,及其她...
看完今年的奧斯卡紅毯秀,照例要來排名一下。首先表揚三位紅毯女神:
- Feb 22 Thu 2007 05:57
奧斯卡筆記.美國篇(下)
- Feb 19 Mon 2007 05:35
2007小金人有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