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08 Tue 2008 20:36
聲援,謝票,兼抽獎
- Apr 07 Mon 2008 21:26
1/23本書的作者
- Apr 07 Mon 2008 16:55
1/23 本書的作者

雖然我只是提供了兩篇文章,算是與其他二十二位作者及編輯共同完成這本書,但以往都是幫雜誌或影展特刊寫影評,這回《一個人嗑電影》編輯卻一再提醒我千萬不能把那兩篇文章寫成影評,感覺還蠻好玩的。
- Apr 03 Thu 2008 15:34
爆米花電影的典範 --【史密斯先生】
- Mar 29 Sat 2008 18:43
宛如天使的虛幻人生 --【逐愛天堂】
- Mar 26 Wed 2008 02:03
傻瓜,正義是不會死的!

雖然早說了不再寫總統大選文,但還是忍不住整理出這一篇。姑且把它當成點播文吧,主要是為了推薦一首歌,以及幾部電影。
最近因為心情極度低落,所以配合著看了好幾部末世背景的電影。從《史蒂芬金之迷霧驚魂》、《我是傳奇》、《活人生吃》到《活屍禁地》,或許影片成績各異,卻很意外地發現,心存善意與堅持信念,是上述電影中殊途同歸的宗旨。
我不是在寫宗教勸善文,也不是在寫八股文,事實上,或許是總統大選的結果實在太讓人挫敗,讓我開始覺得,當一個很傻很天真,真心相信自己很愛台灣的人,其實是很幸福的。這不只是在自我安慰,或是相互取暖,我覺得讓自己的綠色信仰成為一部勵志電影,從小小的地方堅持起,用自己的方式隱微地證明,絕對是必要的功課。不應該隨著台灣變藍天而停擺。
我想我已經在前幾篇文章中,寫了不少我對所謂「綠色」的想法了,在此不再重複。我仍舊堅信,台灣的主體性並不會隨著民進黨的落敗而煙消雲散,也不表示我們過去藉由「支持」民進黨所去「推動」的種種正名、轉型正義的運動,是徒然無功的。那核心價值,是一直存在著的。因為那是信仰,是真理。
我的確對民進黨感到不滿,因為確實有不少綠營政客只會在每次選舉前綁架這樣的核心價值,逼使我們含淚投他們。但,我從來不後悔我把選票投給了他們。因為即使他們投機,即使他們手段有時太過粗糙甚至是卑劣,但至少他們在推動的轉型正義,終究是正確的事情。
這也正是我對藍營最為反感之處。在這回的選戰中,國民黨的一貫作法就是以類似手段回敬綠營,去稀釋綠營的訴求,去使其無意義化,讓民眾心生反感。可預期的是,重新掌握國家資源的國民黨,今後一定更加小心翼翼,中共極有可能大放利多誘魚上鉤,民進黨則在信用幾乎徹底破產又無法走回街頭(台灣都民主化了哪還有街頭可言)的情況下淪為國會花瓶……。脈絡性的史觀、態度與認知,詮釋權的主導,以及轉型正義相關民主運動將如何繼續下去,目前態勢尚未明朗。然而身為永遠的綠色信徒,絕不能因此對政治冷感,我們必須把整個能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推動到每個可能的角落。堅持該堅持的,維護該維護的,追求該追求的,在不同的領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為推動轉型正義而努力。
「正義」這兩個字,如今聽起來也許流於鄉愿且不夠真實,甚至連我自己都常感到質疑(或許我其實更支持「因果報應」的說法)。但小老百姓其實不一定非要搞英雄主義去打擊萬惡共匪或資本主義或邪惡大財團才算是實踐終極正義,多讓周遭的人對本土文化歷史感到興趣,一點一滴去累積,也算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也只有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台灣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 Mar 26 Wed 2008 00:56
傻瓜,正義是不會死的!
- Mar 23 Sun 2008 19:19
誠懇直接的人性素描 --【我的左派老師】
- Mar 21 Fri 2008 18:55
正義必勝!!!

在台灣當個職業影評人不只可憐(不信的話歡迎去問問當全職影評人的聞天祥老師),而且荒謬。我說可憐,是因為台灣的電影圈環境與整個娛樂媒介的變態扭曲,往往讓立志當職業影評人的有為青年過得生活相當拮据(例如我認識的某位觀點文筆非常犀利的前影評人,最後就終於看破紅塵轉行去也);我說荒謬,則是因為寫國片或是歐洲藝術片的評論,再怎麼樣讀者就是那麼一塊文青小眾,哪天忽然一時激動寫了自己的政治想法,反倒比較容易獲得很大很大的迴響。然後開始收到一堆無聊的謾罵信(當然也有支持信),然後刪留言板的留言刪到不耐煩,索性把它關閉(我就是懶惰不想傷眼睛怎麼樣),偷偷以為這樣也算是小小暴紅了一下。想請問一下馬陣營的蔡發言人,我這樣算不算在消費馬陣營(好提昇自己的人氣)呢?
由於太多人的憤怒與支持無法表達無處發洩,開始有人揣測我是不是會被中時停格,或者整個留言機制其實是被中時封鎖了?這大家真的想太多了,我想中時部落格的編輯是很有智慧的,在二二八前夕找來我這麼一個綠吱吱在一片藍蛆蛆中開格,整個顏色妝點起來,色彩與人氣不是斑斕豐富許多,對中時部落格的經營來說可是有利而無害不是嗎?
- Mar 21 Fri 2008 16:33
正義必勝!!!

在台灣當個職業影評人不只可憐(不信的話歡迎去問問當全職影評人的聞天祥老師),而且荒謬。我說可憐,是因為台灣的電影圈環境與整個娛樂媒介的變態扭曲,往往讓立志當職業影評人的有為青年過得生活相當拮据(例如我認識的某位觀點文筆非常犀利的前影評人,最後就終於看破紅塵轉行去也);我說荒謬,則是因為寫國片或是歐洲藝術片的評論,再怎麼樣讀者就是那麼一塊文青小眾,哪天忽然一時激動寫了自己的政治想法,反倒比較容易獲得很大很大的迴響。然後開始收到一堆無聊的謾罵信(當然也有支持信),然後刪留言板的留言刪到不耐煩,索性把它關閉(我就是懶惰不想傷眼睛怎麼樣),偷偷以為這樣也算是小小暴紅了一下。想請問一下馬陣營的蔡發言人,我這樣算不算在消費馬陣營(好提昇自己的人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