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本文推出後,我收到本片編劇曾莉婷小姐的來函指正,所以特別在中時那邊貼了一篇公告。請所有讀過本文的網友,務必前往一讀。感激不盡!

http://blog.chinatimes.com/davidlean/archive/2008/04/12/268338.html



說個不相關的,所有看過《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也讀過我這篇「非影評」的朋友們,是否覺得豆導的「從情非出發,從台灣出發,以自己收場」,與我這篇「非影評」的「(文章前三分之一)從情非出發,走鐘跑去談其他五四三,再以豆導收場」,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好吧,我太往臉上貼金了。
(以下為正文部份)







我想,無論喜歡國片還是討厭國片,無論喜歡豆導(鈕承澤)這個人本身還是討厭他,《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絕對是一部深具可看性的娛樂作品(儘管他存在不少只有台灣觀眾才有辦法解讀出來的笑點)。除此,它大膽挑戰了台灣電影史自新電影以降,國片觀眾所能接受的標準國片敘事模式(過去只有馮光遠與李巨源合導的《為人民服務》曾經觸及這個版塊),也值得記個嘉獎。



要拆解《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可從三個面向來切入討論。其一,是研究《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劇本結構與呈現方式。這是一部帶著偽紀錄片(Mockumentary)性質的後設虛構劇情片,大量的手提跟拍,看似即興隨意的口語對白,表面上出自豆導與其他人聊天的興之所致(事實上也是如此),然而這些素材終究經過編劇,也是豆導長期搭檔曾莉婷的整理濃縮與重新編排。



其二,是研究《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與其他類似題材、表現手法的電影的相關聯繫。在這部份,身為國片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確是一新台灣觀眾耳目的。對整個電影圈與台灣社會光怪陸離的種種亂象的挖苦與自嘲,在真真假假虛實難辨之中,看得出來豆導刻意去夾帶、拼貼了不少大師的影子,激情狡詐如麥可摩爾,錯綜複雜的深廣如阿特曼,帶著知識份子的酸味自省則又有點伍迪艾倫的fu。



其三,是研究《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裡頭所有可供指涉、真實導向的八卦蛛絲馬跡。也就是關於豆導本人真實處境的自剖。「電影裡的那位豆導」向張鈞甯飾演的「馬麻」承認自己劈了好幾次腿,「電影裡的那位豆導」最後重新振作,就在跟「馬麻」間似乎重新露出曙光之際,卻又來了一個「一管兩百」的誘惑(或者說是威脅),這樣無奈與徬徨的十字路口天人交戰,的確是姿態強悍的一記收場!豆導丟給了銀幕前的觀眾,一個看似無解的開放性結局。究竟是希望還是絕望,觀眾自己決定(看在豆導終究把這盤「沙西米」端上檯面的份上,我想「一管兩百」應該不至於是毀滅性的災難)。
開始準備離題了。其實上述三個分段,只是我看完電影之後,隨手寫下的速記。重點是,我以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複雜,其實源自它的簡單。請原諒我文字上的故弄玄虛,但我從《吐司男之吻》一路追逐豆導的電視作品至今,都已經超過五年了,還是有些心得,忍不住想趁機整理出來。



事實上,以下心得,是前些時候在看豆導製作的最新偶像劇《我在墾丁天氣晴》時,逐漸醞釀出來的。《我在墾丁天氣晴》的節奏雖嫌慢了一點,但走趨勢劇模式的劇本的確夠精緻,同時也修正了豆導前作《求婚事務所》主客場比重與劇情核心緊密度等問題。然而就豆導所宣稱的「療傷系偶像劇」這點來檢視《我在墾丁天氣晴》,我卻覺得恰好暴露了豆導與與他一路走來的最佳拍檔,也就是擔任本片編劇的曾莉婷兩人在創作態度上的一個侷限。或者該稱之為「盲點」?



從趨勢劇《來我家吧》、《求婚事務所》、到《我在墾丁天氣晴》,甚至幫董事基金會拍的宣導短片《記錄》(張鈞甯與彭于晏主演),豆導與編劇曾莉婷對於都會人的冷漠、無助、甚至惡化後的憂鬱症、躁鬱症顯然非常非常非常有興趣。是的,我用了三次「非常」。也許因為他與曾莉婷共同享有這苦痛的記憶,所以很想把它影像化出來。這樣的「企圖心」,我總覺得在他們找到張鈞甯後,有變本加厲的趨勢。或許他們發現,張鈞甯真的是他倆從心境內涵到外型氣質的最佳代言人吧?
我知道我接下來的吠言,對曾小姐實在很無禮(我再次強調,她的劇本在台灣偶像劇中絕對有著一等一的高度),也很不公平。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出來,姑且當成我這龜毛影迷的抱怨文吧。



暫且先別去理會關於「都會人的憂鬱」那一版塊的相關問題。



曾小姐自《來我家吧》以降,非常喜愛談「理想」。是的,她筆下的「理想」不只是單純的愛情或事業的夢想,因為她對某些細節的堅持(我記得曾小姐在《來我家吧》留言板說過,她甚至為了寫場從捷運走回家的戲,會去「計較」該場戲在真實世界必須耗費的合理時間長度),讓她筆下的人物互動多了一股活跳跳的真實情感。真的,當年小文那番「關於實踐理想」的動人話語,以及首集尾聲千勇帶著賭氣的表白,至今仍是我腦海中對於台灣趨勢劇最最美好的記憶(絲毫不遜於《長假》)。只可惜,《我在墾丁天氣晴》裡關於天氣晴與雨不停缺乏「共鳴」的互動過程,以及描述片中一群年輕人對目標理想的追求與困惑的流於浮面,多少暴露了曾小姐「近年來似乎被困住了」的世界觀。



困在一個小小樓閣中的世界觀。就跟得憂鬱症的雨不停一樣。那困住的糾結的世界觀,成了她創作上的侷限。儘管曾小姐的文字,依舊有著非常強勢的「防護面膜」,讓這個劇本表面上看起來亮麗、豐富、工整平順、刺無可刺,但就核心情感來說,我總感覺終究差了一步。就像崇尚方法演技的演員,有時難免讓人覺得Over油過了頭;就像畫了一個精緻濃妝的美人,有時會讓我們想瞧見她卸妝後是否清麗依舊……。
吠得差不多了,回過頭再來聊聊豆導吧。他的《吐司男之吻》十年內應該仍會繼續維持其台灣偶像劇的霸主地位。豆導的靈活度,豆導的狡詐機警,以及豆導獨特的跳躍性,全在《吐司男之吻》中驚人地展現。而這些特質,曾經與曾莉婷的劇本有很好的統整,那就是《來我家吧》。我甚至覺得《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開拍之初,四處訪談明星名人的作法,只不過是把《來我家吧》那一套虛實穿插的點子拿來資源回收罷了。



所以,關於《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調度上的華麗、炫技、靈敏等優勢我就不再贅述了。反正他過去電視劇早已顯露出他這方面的Sense,毋庸置疑!事實上,我比較好奇的是,「真誠」這兩個字作為該片的宣傳詞語,影片本身究竟該(可以)真誠到什麼程度? 或者換句話說,豆導「消費」自己的勇氣,可以到達什麼樣的底限?



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所流露出的人性掙扎與道德焦慮來看,我總覺得還是太包裝,太時尚、太作態了點。屬於豆導自己,徹徹底底的,與長跑多年的Soul Mate(根據豆導在Q&A時的說法)之間情感的重新耙梳,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關於一個爛男人面臨意志抉擇的兩難,關於一個脆弱女人舉棋不定的無助,以及他們所處的台灣當下,我總覺得,應該可以用更利索、更尖銳、更深刻廣闊的方式,呈現出來。



或許,這樣,就又不是豆導的風格了。



我最後再強調一次,就一部劇情長片處女作來說,《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絕對可以拿到八十分以上(請看一下我的2007金馬影展推薦片單,五部金馬入圍片我只把它排在《色|戒》與《跟蹤》之後)。但身為豆導的忠實影迷,我希望這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不但是他創作版圖的「另一個起點」。更重要的是,同時成為一個「階段性的終點」。



希望,你懂得我所謂的「起點」與「終點」,指的是什麼。







附記:

‧我的2007金馬影展推薦片單:

http://www.wretch.cc/blog/davidlean&article_id=8765789



‧《吐司男之吻》劇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2404731/2005122202544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2564233/2005122606564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2961164/20060104233040



‧《來我家吧》劇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52050423/200510050651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