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於2007高雄電影節日報第四期,請勿轉載,謝謝!


 
  
2007年,高雄電影節邁入第七個年頭。從2001年首屆的聚焦亞洲、第二屆關注數位發展,到第三屆「躍動-Feel the Vibe」,第四屆「海洋之城、世界之眼」,第五屆「陽光海洋‧健康城市」,到去年第六屆的「躍動海洋新生命‧引爆影像新勢力」,檢視六年來的片單質量、專題人物選取,座談內容,以及影展場地等軟硬體,不難發現,高雄電影節陷入了一個僵局。

老實說,高雄電影節對於自己的定位,從來就沒有明確過。對出錢的政府單位來說,影展是否只是服務長官彰顯其政績的手段?對於承辦單位來說,影展是否只是手中應接不暇的無數影展中的一隻肥羊?對於高雄在地觀眾來說,影展除了播映某些平常只在台北看得到的片之外,還能提供什麼?

承辦一個中型影展,高雄電影節的經費絕對是充裕的。然而檢視過去三年(第四、五、六屆高雄電影節)的片單,我想隨便一個有良知的業界人士,應該都會有「這也算一個影展?」「六百萬的預算就辦出這樣的東西?」等類似的疑問。沒有任何託詞,高雄市民卻容忍了這樣的策展品質,整整三年。出錢、監督指導、審查的官僚,這時候又在哪裡?

今年換了新的策展團隊,改以「幻想無限」為口號,改以奇幻、獨立美日電影為號召,總算有點耳目一新?身為觀眾的我們,是否該順勢思索,高雄電影節應該要有怎樣的性格與觀點?有市民短片競賽?請偶像人氣明星駐市站台?邀請國際影人來座談(一般民眾卻無從參與)?邀一堆國際影展(而且是「台灣首映」)片?再者,我們要走金馬影展的大拜拜路線(受限經費、資源分配、政府採購法與招標規範陋習、觀眾結構等更錯綜複雜的大環境問題,大概頂多是「小拜拜」)?還是走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影展+新導演競賽路線?或者要仿照國民戲院,以更主題更導演的態度來策劃?

每年台北電影節跟高雄電影節都會舉辦以電影城市為題的相關座談,然而對於在地城市的影像發展,到底又有多少助益?除了滿足主辦出錢的官僚體系顏面,滿足與會人士的虛榮,那兩小時過後,那些統合產官學界菁英的會議紀錄真能得到多少關注?我想這樣的座談再辦個十年二十年,電影節的質與量也未必會有啥驚人的長進。南特也好,釜山也罷,總不能只因為同樣傍海就千篇一律來個河港印象,總不能老是丟出一句「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作為起頭,也作為結論。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高雄電影節有時十二月,有時六月,有時九月,今年則是十月,這樣飄忽不定,有沒有想過乾脆以後固定在春暖花開的四月,既不用跟北部一堆影展擠光輝的十月,也不用擔心跟年底金馬影展撞片撞期?

思索高雄與電影的脈絡、連結,到底該從哪裡開始?在拋出一連串質疑之後,或許仍舊無解。但我很確定,「海洋」只是其一(究竟是出錢的官僚指定就「海洋」來作文?還是承辦單位想像力太過貧乏?),卻非唯一。有幾個人知道今年在威尼斯拿獎的林靖傑導演,以及剛以《白色巨塔》提名金鐘獎的戴立忍,都是高雄人?當要舉辦影人專題的時候,策展單位有無超脫35釐米限制的遠見,順道把林靖傑幫公視人生劇展拍的得獎電視電影《我倆沒有明天》及其他非35釐米長短片作品(而戴立忍除了演戲得獎連連之外,也導過《兩個夏天》等得獎作品),規劃出更具系統性的播映與座談討論。除了海洋,除了紅毛港與月世界,我們還有內門鄉的陣頭與總鋪師,也是很好的入戲題材。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策劃,宣傳,與行銷的默契執行。

比較慶幸的是,至少從這一屆高雄電影節開始,我們嗅到了比較濃郁的「在地味」。較之往年只能一味向北部搬救兵,今年至少有選片指南、影展日報這些落實在地的努力舉動,都看得到成績,不再是完全的台北電影資訊「下游」

至少,毀滅之後,重新有了起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