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伊安德森在26歲時拍出首部長片《瑞典愛情故事》,這部描述少男少女用愛情抵抗世界的成長電影純樸清澈猶如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然而它不只是兩小無猜的愛情故事,反倒像是藉著這段愛情緬懷一去不復返的青春,那個懸而未決的尾聲,犀利得讓人難以忘懷。《瑞典愛情故事》推出後取得巨大成功,可惜第 二部作品《旅店怪咖》卻票房失利,洛伊安德森於是轉而拍攝廣告,直到25年後才以「人生三部曲」序篇《二樓傳來的歌聲》風光在坎城影展得獎,七年後他拍了第二部曲《啊!人生》,再七年後他終於完成此系列最終章《鴿子在樹枝上沉思》並在威尼斯影展贏得最高榮譽金獅獎。
目前分類:單篇影評 (150)
- Apr 03 Fri 2015 14:07
鴿子在樹枝上沉思:顛覆極限、無限開放
- Mar 04 Wed 2015 15:19
親愛媽咪:就是要衝出媽媽子宮
- Mar 03 Tue 2015 23:12
驕傲大聯盟:不只關於同志大遊行而已
《驕傲大聯盟》對我來說就是那種台灣很有機會可以拍出屬於自己的版本,事實上台灣也做得到的電影。去年金馬影展時我看了第一次,感動得哭了,現在上映又去「二刷」,本來以為早就知道劇情應該可以免疫,沒想到這回流淚流得更氾濫。
- Jan 17 Sat 2015 19:57
美國狙擊手:不合時宜的堅持
- Dec 13 Sat 2014 10:03
愛情初邂逅:人生交叉口
- Apr 01 Mon 2013 17:04
電影。人生。愛 ——《情海浮生錄》
- Aug 08 Wed 2012 12:26
為什麼我喜歡《女朋友。男朋友》?
- Aug 15 Mon 2011 16:09
謹記那些翻滾在1987的日子,與你我的九O年代,狂推《翻滾吧!阿信》
- Jan 16 Sat 2010 21:39
不可思議的世代對照與交融 --《琴鍵四分鐘》
一個是對於二戰時期的昔日戀人遭逢政治迫害,彷彿贖罪般在監獄中教授鋼琴的同志老婦,一個是從小彈琴得獎無 數卻與父親有著不倫關係又為男友頂罪入獄的天才少女,前者難忘當年因為刑場遭到轟炸而被迫眼睜睜看著戀人在自己眼前被吊死的景象,後者則是在故事開場時冷 漠地從才上吊過世的獄友身上拿了根煙出來抽,「監獄」定位了兩人實體交集的場域,面臨「上吊」的反應區隔了她們所象徵的戰前與戰後世代對於身處世界的不同態度,而「鋼琴」則宛若一種反擊的儀式,同志老婦用之以追憶自己的逝水年華,用之以慰藉自己的心靈,表面上終其一生被動而消極地服從體制,卻又在最後一刻以非法手段將天才少女帶出監獄前往比賽會場;天才少女用之以挑釁宣洩,用之以對抗體制。
- Jun 27 Sat 2009 02:27
湊出來的《變形金剛:復仇之戰》與湊出來的台北電影節
- Apr 29 Wed 2009 11:04
被羞辱的真實與紀錄片定義 —《親愛的,你好嗎》
- Apr 27 Mon 2009 16:37
跟風與所謂的電影感 —《星月無盡》
- Apr 20 Mon 2009 11:06
《絕命派對》的決勝點與致命傷
- Mar 21 Sat 2009 21:42
囧少年的異樣倫敦情懷 --《我們的冒險青春》
- Nov 23 Sun 2008 02:49
拼裝起來的虛無飄渺 --《渺渺》
電影演到一半的時候,我那不常看電影的弟弟忍不住小聲地問我:「這位導演是廣告片導演嗎?怎麼感覺整部片是由一段段的短片拼湊起來的,非常破碎,很多片段很突兀地冒出來,然後又莫名其妙地斷頭。」
- Sep 29 Mon 2008 00:28
騷動的水色青春 --《愛上壞女孩》
- Sep 24 Wed 2008 00:05
尷尬的誠意 --《人之島》
- Sep 18 Thu 2008 14:18
靠!《航海王:阿拉巴斯坦戰記~沙漠王女與海賊們》太好看了!
- Sep 16 Tue 2008 11:31
去他 x 的《星光傳奇》